狮驼岭
Posted on
标签:
一念才生动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
但凭洗涤无尘垢,也用收拴有琢磨。
扫退万缘归寂灭,荡除千怪莫蹉跎。
管教跳出樊笼套,行满飞升上大罗。
-- 《西游记》
一念才生动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
但凭洗涤无尘垢,也用收拴有琢磨。
扫退万缘归寂灭,荡除千怪莫蹉跎。
管教跳出樊笼套,行满飞升上大罗。
-- 《西游记》
一觉醒来,票圈群情激愤,打开知乎热榜想看看更多讨论,但却看到排名第一的只是某娱乐新闻,试着切换到时间排序,果然发现网友纷纷在这条娱乐新闻的问题下控诉某社会新闻的落榜……
有人引用加谬的《鼠疫》,
报纸在老鼠事件里喋喋不休,对死人的事却只字不提。原因是老鼠死在大街上,而人却死在他们自己的房间里。
也有人借用金融术语“对冲”来讽刺……
G 也转发了一篇借古讽今的推文,借的是西游记中那个“骷髅若岭,骸骨如林。人头发躧成毡片,人皮肤烂作泥尘。人筋缠在树上,干焦晃亮如银”的狮驼岭的故事,
但是如此残忍的狮驼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却不是那里的吃人,不是那里的魔幻现实,不是那里的种种不寒而栗。
偏偏是一个“鸟”事。
就在唐僧师徒四人,掀开这个吃人世界的真相之后,这时候曝出了一个大八卦——凤凰的女儿孔雀,曾经把如来吞进肚子里,被如来破开肚子逃了出来,所以孔雀算如来他妈,大鹏算如来他舅。
这个八卦里,带着点名人隐私、伦理哏和一点“鸟”事,具备了所有流量的元素。
-- 王左中右《死了人没事,让大家关心起“鸟”事就行》
一针见血,非常佩服作者的联想能力,同时也感觉自己和别人读的不是同一个《西游记》,不过话说回来自己也确实没有读完过《西游记》。小时候是看《西游记》的电视剧和动画片长大的,书籍的话可能有看过翻译成现代白话文的删减版。后来初中买了岳麓书社全套的四大名著,但却单单没有读完过《西游记》(虽然其它三本也只是囫囵吞枣地过了一遍),可能是觉得西游记的故事已经滚瓜烂熟了,缺乏足够的新鲜感来克服古代白话文中过多陌生字词带来的阅读障碍。
另一方面,虽然推文的观点很犀利,但不想被可能存在的杜撰、过度的联想带偏,试图保持理性的判断,所以带着考证的心态翻开了狮驼岭的相关章节……
第七十四回 长庚传报魔头狠 行者施为变化能
师徒一行西进来到一座高山前,太白金星化作一位老者劝说不要前进,
那妖精一封书到灵山,五百阿罗都来迎接;一纸简上天宫,十一大曜个个相钦。
果然是背景深厚,与灵山有关啊!
但这并不能阻挡“踏碎凌霄,放肆桀骜”的悟空的脚步,
我这一去,就是东洋大海也汤开路,就是铁裹银山也撞透门!
他化成“小钻风”自称“总钻风”向“小钻风”套话,童年的记忆突然喷涌而来,脑海中瞬间浮现了那个“傻得可爱”的小钻风被变成他模样的悟空捉弄的场景。然而冰冷残忍的文字马上打破了这美好的回忆,
三大王不在这里住,他原住处离此西下有四百里远近,那厢有座城,唤作狮驼国。他五百年前吃了这城国王及文武官僚,满城大小男女也尽被他吃了干净,因此上夺了他的江山,如今尽是些妖怪。
打探消息后,便继续以“小钻风”的模样进入洞中……
第七十五回 心猿钻透阴阳窍 魔王还归大道真
骷髅若岭,骸骨如林。人头发躧成毡片,人皮肤烂作泥尘。人筋缠在树上,干焦晃亮如银。真个是尸山血海,果然腥臭难闻。东边小妖,将活人拿了剐肉;西下泼魔,把人肉鲜煮鲜烹。
这是悟空刚入洞见到的场景,如此残忍、如此恐怖!
以“小钻风”的模样与三个魔王周旋的时候,还变了苍蝇戏耍他们,却没忍住笑声被识破后深陷“一时三刻,化为脓血”的阴阳瓶中,不过神通广大的悟空直接钻穿,泄了其阴阳之气,临走前还笑骂道“瓶子钻破,装不得人了,只好拿了出恭”。寥寥数语,便活灵活现了嬉笑狂骜的猴王形象。
被青毛狮子怪追出,挥舞金箍棒酣畅淋漓地与之决斗,虽然没能“这一棒,叫你灰飞烟灭”,但却将“吞”就“吞”,直接进入狮怪的肚子里翻江倒海……
第七十六回 心神居舍魔归性 木母同降怪体真
“吞”猴容易“吐”猴难,被悟空治得服服贴贴后,答应送师徒一行西去。但妖怪的话怎么可信,唐僧肉岂是那么容易放弃的!
二魔黄牙老象叫阵,八戒(标题中的“木母”即八戒1)被悟空撺掇着应战,但技不如怪,很快便被俘了。本来是沉重的“骷髅若岭,骸骨如林”背景,但却被悟空八戒间嬉笑玩弄的“相亲相爱”师兄弟情谊所淡化,脑海中那些忍俊不禁的画面又不自主地浮现——悟空搭救八戒的时候还不忘骗出他藏在耳朵里的私房钱……
悟空出手,那自然不同凡响,很快便制服了象怪,虽然八戒大部分时候还是在旁边呆呆地看着,但还是出了点子——金箍棒捅象鼻,给二怪测测核酸
这次妖怪们又只好服帖地答应送师徒西去,不过三怪大鹏雕准备玩玩“调虎离山”……
三藏被妖精们抬在轿中(有点颠覆印象中唐僧的形象),行至狮驼国时,“先年原是天朝国,如今翻作虎狼城”,突然三怪偷袭悟空,而狮怪象怪分别对上八戒沙僧,唐僧便被小妖们抬走了……
第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三魔与悟空悟能悟净六人大战一场,
六般体相六般兵,六样形骸六样情。六恶六根缘六欲,六门六道赌输赢。三十六宫春自在,六六形伤恨有名。这一个金箍棒,千般解数;那一个方天戟,百样峥嵘。八戒钉钯凶更猛,二怪长枪俊又能。
最后竟然是八戒的大耳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八戒耳大,盖着眼皮,越发昏濛;手脚慢,又遮架不住,拖着钯,败阵就走,被老魔举刀砍去,几乎伤命”,随之沙僧也招架不住,而悟空则双拳难敌“六手”,也被捉住。
妖怪们准备把师徒四人蒸了吃了,此时唯有悟空还能嬉笑着论辩着妖怪们到底会不会蒸东西——是“雏儿”还是“把势”,
大凡蒸东西,都从上边起。不好蒸的,安在上头一格,多烧把火,圆了气,就好了;若安在底下,一住了气,就烧半年也是不得气上的。他说八戒不好蒸,安在底下,不是雏儿是甚的
哈哈突然学到了新知识,有点违反常识,原来多层蒸笼是上层先比下层熟2啊!
小小蒸笼岂能困住悟空,很快便灵魂出窍,解救一行人之后想趁着夜色翻墙而跑,可还是再次被捉。悟空再次逃脱后,妖精们散播唐僧已被吃掉的谣言。虽然“跪一人为师,生死无关”,但倘若师父已去,那自己又何去何从呢?
筋斗云飞至灵山找如来理论,
行者猛然失声道:“如来!我听见人讲说,那妖精与你有亲哩。”
如来道:“自那混沌分时,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天地再交合,万物尽皆生。万物有走兽飞禽,走兽以麒麟为之长,飞禽以凤凰为之长。那凤凰又得交合之气,育生孔雀、大鹏。孔雀出世之时最恶,能吃人,四十五里路,把人一口吸之。我在雪山顶上修成丈六金身,早被他也把我吸下肚去。我欲从他便门而出,恐污其身,是我剖开他脊背,跨上灵山。欲伤他命,当被诸佛劝解:伤孔雀如伤我母。故此留他。在灵山会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大鹏与他是一母所生,故此有些亲处。”
行者闻言笑道:“如来,若这般比论,你还是妖精的外甥哩。”
最后如来前去帮忙降妖,这才解救了师徒一行。
至此,狮驼岭一难也到此结束。通读下来,回到微信推文原文,情节基本吻合,除了作者脑补的三界的舆论微博,
所以,这个惊天大八卦一出来,三界众生,街头巷尾,都在说着如来那么厉害,当时都进去了,又说着当时他进去了多久多久。
三界一片欢声笑语,而没人再关心那个叫狮驼岭的地方,那个吃人的地方。
-- 王左中右《死了人没事,让大家关心起“鸟”事就行》
但这也似乎也有据可循,比如悟空提到“我听见人讲说,那妖精与你有亲哩”,可见这在三界确实不是什么秘事。
至于推文提到“坊间的小说家们会牵强附会,编造出孔雀和唐僧的情愫”,还配了剧版唐僧与孔雀女王的图,印象中确实有这一情节,但却没有在小说中找到,后来翻到 西游记中最经典的一难——狮驼岭常见的误区,
孔雀公主完全是西游记续集中原创的一个角色,原著并不存在,而续集剧情怎么说呢,由于多加了一个孔雀公主,导致整个狮驼岭剧情非常莫名其妙,给唐僧师徒通风报信的由太白金星变成了孔雀公主,你报信就报信吧,还顺带把唐僧掳走了。
通读狮驼岭这一段情节后,更加佩服原推文作者的联想发散能力了,虽稍有作者本人的假想推演,但并无牵强附会之意。同时也启发自己以后读书也要试着学学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