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cky

湖塔之间


线上会议

Posted on
标签: 科研 

无波无澜,就这么结束了……

前段时间从订阅的博客列表无意中发现有人分享线上会议 Bernoulli-IMS One World Symposium 2020,便有点蠢蠢欲动了。而且当时正好学年总结,需要填写参加过的学术会议,有点焦虑了——有个准备参加的因为疫情形势取消了,只剩下去年年末回杭州听的那个会议,但是因为这个没有做报告,所以也用不了每年的会议奖学金,于是今年的会议奖学金支出继续为零。

当初报名被取消的那个会议,是想利用它作为一个 ddl,激励自己更好完善正在做的项目,但是后来取消了,根据帕金森定律,“有多少时间可用,工作就能做多久”,感觉或多或少会对自己的进度效率有影响吧。而这次准备报名线上会议,也是基于相同的原因,想找一个外在推力迫使自己更高效率地专注这项工作。但是最终对自己工作的推动有多少效果,也不好衡量,只是记得 abstract ddl 的前两周就在疯狂地整理结果。其实此处还闹了个乌龙,一开始误以为这个截止日期也需要提交 recorded video,所以前一周的干劲更足一点,但是后来发现此时只需要提交 abstract,工作热情顿时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因为想到还有足够的时间继续修改(而且说不定都不会接收),这又是帕金森定律很好的例证。

时间倏忽过了半个月,此时也回港隔离了,收到邮件说 abstract 被接收了,然后需要准备 recorded video,而且看到建议说最好能附上文章链接。于是准备整理篇能够传到 arxiv 的初稿,那只泄了气的皮球又满血复活了,比较专注地折腾了半个月。截止日期前的倒数第二天早上收到老板的最后修改意见,然后立马从床上爬起来准备改完传到 arxiv 上去,因为主要是遣词造句的一些更改,所以修改没花什么时间,但是上传过程却栽了个跟头,详情记录在了技术笔记中。之前想得太天真了,以为提交后就能得到个 arxiv 链接,但是竟然还要两三天的时间审核,这下来不及了。所以最后录制的视频也没放上链接。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刚传完视频,便收到邮件说截止日期推迟了四五天,不出意外的话那时文章链接也出来了,但既然已经提交了,那就这样吧。过了两天,在视频底下的评论贴了文章链接,就当是放了链接吧。

很快半个月又过去了,时间来到这周,然而整个人却显得很平静,一反以往线下会议中那种积极参与的状态。当时一般会提前圈好想听的报告,而且如果时间富足的话,还会找找有没有对应的文章,另外还试图准备好问题跟 speaker 搭讪。说起搭讪,很想提一下年初元旦那会跑去南科大听的两天报告,在那里竟然见到了仰慕很久的网友,而且最后因为搭讪问问题还加了微信(虽然后来也没在微信上聊过哈哈)!而这次的会议有点后知后觉,可能因为觉得所有的报告都有录像,以后可以再慢慢看吧,但是却因此错过了 live discussion 中跟 speaker “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而 live plenary talks 也是会议第二天才仔细看看有没有感兴趣的,幸好有一个还没有错过,同时顺手打开一个正在直播的 talk,Martin Hairer (London): Stochastic Yang-Mills,完全不懂了,但是 Yang-Mills 中的 Yang 还是猜出来是杨振宁。于是就把这个 talk 当作背景音乐,看起了杨-米尔斯理论的科普文,文章从整个物理学发展的高度上介绍了杨-米尔斯理论,从中既了解了物理学发展的主线也感受到了杨老之于物理学的重大贡献。瞅准了那个很想听的 Emmanuel Candes (Stanford): Conformal prediction in 2020,起了个大早,顾不上洗漱就打开电脑进入直播间,大佬深入浅出的讲解让这个早起挺值的,虽然结束后迷迷糊糊地又睡过去了。在听这个报告时,还没仔细看过 pre-recorded videos,因而也错过了很多很想听的 live discussion,直到最后一天才意识到,然而翻翻时间表发现它们早已结束了。而且更令人懊悔的是,这时才发现有个很多大佬开设的 ask me anything 的 interaction 环节。

话说回来,之所以最后一天意识到,而不是最终什么都不知道,只是因为自己的 live discussion 被安排到了最后一天,这时才想到是时候做点准备工作了,比如看看同一个 session 里面别人的工作,这时才后知后觉地发现了很多遗失的宝藏。除了错失宝藏的懊悔,还有发现宝藏后的压力与焦虑,其实这种体验已经经历过好几次。每次发现同龄人已经做出了很棒的工作,便不自觉地焦虑起来,一直想要缓解这个症状,但是还没找到什么好的法子,只是通过逃避任由时间抚平一切。这次也是逃避着去阅读《亮剑》来转移注意力,最终可能是剧情的感染力又或者是 live discussion 的倒计时才勉强让自己脱离出来。还剩半小时就到我这个 session 了,继续盯着别人的 video 在想想能不能有没有什么问题可以提提,最后勉强想出了一个权当保底了。其实一个 session 也就半小时,首先每个人需要花两三分钟的时间回顾下 pre-recorded video 中的内容,然后进入提问环节,所以差不多每个人问个问题回答个问题就差不多了。主持人估计是担心会冷场,所以给每个人都备了个问题,而我竟然成了主动问问题的 speaker,这么想来似乎还算不错的。只不过在问问题、以及回答主持人问题的时候,还算明显感觉到口语的薄弱,有时单词的发音不确定,但是却已经到嘴边了,只能胡乱糊弄过去,希望没影响理解。

三十分钟一晃而过,结束得那么平静。心中似乎仍有不快在郁结着,说不清楚是本来还未消散的焦虑与懊悔,还是新增的突然结束的怅然。决定出去走走,舒缓一下心情,脑海中梳理下整个会议流程。从最开始的提交摘要,再到录制视频,最后会议周,除了前期短时间集中火力地整理修改,一切都是那么平淡,总感觉没进入状态,似乎缺少了线下会议的那种氛围,或者是因为自己参与的热情在随着年龄增长而退去。如果是后者,那就需要格外注意了,希望能够努力达到积极乐观的状态。是以为记。


类似博文:

  • 会议社交
  • 失眠
  • 从会议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