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cky

湖塔之间


球状闪电

Posted on
标签: 科幻 

再一次深深陷入大刘的科幻世界中,分不清现实与想象……

仍记得第一次读他作品的感受是,

一度以为在看历史传记

而且作者本人的观点是,

好看的科幻小说应该是把最空灵最疯狂的想象写得像新闻报道一般真实。

这次在球状闪电中,虽然能感受到宏电子、量子态、观察者这些概念很玄幻,但是却觉得无比真实可信,当然很大程度是因为对前沿物理并不是很了解。直至翻到后记,才将思绪拉回现实,而且进一步了解了作者的科幻理念,或者可以看成他对上述自己观点的详细阐述,

科幻的真正魅力在于创造一个想象中的事物,这种想象的创造物,在过去和现在都不存在,在未来也不太可能存在;从另一个角度说,当科幻小说家把它们想象出来后,它们就存在了,不需要进一步的证实和承诺。相反,如果这些想象的创造物碰巧真的变成现实,它们的魅力反而减小了。

不过这种想象也不是空中楼阁,还是跟现实世界有着很多关联,或许也是通过这些关联让人误以为自己在读一篇新闻报道。球状闪电是确切存在的,然而

至今还是一个科学之谜,但现在已经能在实验室中产生它(虽然平均七千次实验才能产生一个),而彻底揭开这个谜也指日可待,到那时有一点可以肯定:你会发现球状闪电完全不是小说中描述的那种东西。搞清球状闪电真的是什么,不是科幻的事,也不是科幻能做到的,我们所能做到的,只是描述自己的想象,创造一个科幻形象,与主流文学不同,这个形象不是人。

作者也是正因为亲眼目击了难得一见的球状闪电,才在脑海中不断酝酿其形象,

自从目击球状闪电之后,近二十年来,我不由自主地对它产生了多种想象,这部小说描述了这些想象中的一种,不是我觉得最接近真实的那一种,而是最有趣最浪漫的那一种。

他也毫不讳言中国科幻的最大缺憾就是没有想象出自己的世界,而是局限在别人的世界中演绎自己的故事。文中通过张彬之口恰如其分地点出了这一点,

我们都是凡人,虽然我们用超过常人的努力去探寻,可我们终究还是凡人,我们只能在牛顿、爱因斯坦、麦克斯韦这些人设定的框架中进行推演,不可能越雷池半步,否则就像步入没有空气的虚空一样,但在这个框架中,我们什么也推演不出来。

而书中的丁仪就像作者本人创造性地构造自己的想象世界一样,跳出世俗的框架建立了球状闪电的理论体系。

小学时,偏爱的一类作文题是想象作文,可能是因为发挥的空间更大,但是似乎却总跳脱不了范文、动画片中的那些想象,诸如未来不用去学校上课,这些想象在十几年后的几天已经变成了现实。其实不光是想象作文,印象中很多作文自己都会试图搜索有没有在作文书上看到类似的,大概这就是作文要求中明令禁止的“不得套作”吧。不过有一篇想象类的作文还是挺自豪的,收到了老师的当堂表扬,而且还记得老师顺带提的一个小瑕疵。作文题早已记不清,但是隐约记得我设计了一套系统,用来干嘛这个也忘记了,只知道当时考场上还特意用不同颜色的笔来表达不同的内容,比如用那种铅笔字来强调那种系统的规则,而正常的圆珠笔字就是正文了,好像还区分了蓝笔和黑笔,但是应该没有红笔哈哈。说到底,自己别出心裁地排版了一下,但是这一点刚好是语文老师提出的瑕疵,而真正被表扬的是内容本身,然而这个我却没怎么记住。这是记忆中少数几篇还留有印象的作文,现在戴着记忆滤镜大胆猜测一下,可能这也是为数不多的几篇真正地在构造自己想象世界的作文,虽然或许还是会有受到自己看过的一些范文的影响。

其实除了想象,在大刘的文字中也传达了一些人生思考,比如人生的目标,

美妙人生的关键在于你能迷上什么东西。

对大自然的敬畏,

看着这活生生的自然界,以令人难以想象的复杂和变幻显示着它的神秘,很难想象它能被人类那几道纤细的方程式束缚住。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爱因斯坦晚年的一句话:“窗外的每一片树叶,都使人类的科学显得那么幼稚无力。”

害怕被剥夺接近自己为之奋斗一生事业的痛苦,

正是对它的第一次目击决定了我的一生,我们真的不能忍受再也见不到它!这点别人可能很难理解,但你能想象,水手能忍受一生见不到大海吗?登山者能忍受一生见不到雪山吗?飞行员能忍受一生见不到蓝天吗?

不要轻视任何当下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说不定未来的哪一天能够派上大用场,

在我研究球状闪电的初期,曾付出了巨大的精力鼓捣数学模型,这一段让我不堪回首的弯路,现在看来并没有白走,我在流体和气体动力学方面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在研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得龙卷风探测系统的软件部分很快完成了。

人的追求是否以牺牲别人的幸福为代价?!

我不在乎,没有物理学家真的在乎过什么,比如上世纪初那些人,把释放原子能量的公式和方法给了工程师和军人,然后又为广岛和长崎装出一副天真无邪的伤心模样,多么虚伪。

类似博文:

  • 苏东坡传
  • 我与地坛
  • 人类简史
  • 置身事内
  • 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