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cky

湖塔之间


阵地转移

Posted on
标签: 科研  生活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的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

--罗伯特·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

经历了一周的浑浑噩噩,终于下定决心重回办公室了。本来上周三就准备回去,但是并没有立刻从堕落的状态中走出,而且思来想后,还颇有点犹豫。主要有几点顾虑:

虽说自己工作机器是台笔记本,但是说实话便携性并没有那么强。首先机子本身并不轻薄,而且当初是冲着SSD硬盘买的,其存储空间只有机械硬盘的一半,然后为了装双系统再进行二分,于是留给Ubuntu的空间仅仅100G(其实最开始还不是二分,冒着数据丢失的危险进行了次惊魂扩容),所以有必要通过移动硬盘进行扩容(此处手动感谢 L 姐,送了块2T的移动机械硬盘)。不过随着电脑数据不断增长,不得不直接在硬盘上处理数据,甚至直接将软件装到移动硬盘中,但是毕竟机械硬盘的读写速度不如SSD,况且这还是移动的,更加大打折扣,所以后来又买了块移动SSD,读写速度都有数十倍的提升。另外在宿舍习惯于用外接机械键盘,而且蓝牙鼠标也不能少,那么加起来总共需要四个USB接口,然而这台笔记本只有可怜的三个接口,所以又购入了个USB拓展器。除此之外,外接显示屏也当仁不让地占据了HDMI接口,于是,这台插满数据线的工作机活脱脱变成了台式机。因此如果决定回归办公室,那必定是持久战,否则来回奔波,光是收拾电脑就颇费一番功夫。

基于上一条,如果重回办公室,则不要轻易回宿舍。那么吃饭可能就是个问题,首先至少周日食堂都不开放,也正因为此,平时去办公室的小伙伴们周日会宁愿待在宿舍;另外疫情期间关了几个食堂,然后有小伙伴会因为吃腻了有限的几个食堂而选择晚上回去做饭。对于周末用餐,脑海中跳出的想法是像在加拿大交换时一样带便当去办公室,想到这里还有点小兴奋,思绪倏的一下就穿回到那个秋冬……而且如果平时真的吃腻,平时也可以带饭。

此外还有个很重要的问题便是每周线上跟老板的讨论。因为我的讨论时间相对较早——9:30AM就开始了,平常讨论这天会稍微早起,然后抓紧时间整理一下将要跟老板讨论的课题,而如果去办公室,根据以往经验,一般只提前20分钟左右到,这就意味着前一天便需要整理好文档。然而还有个很关键的因素是,视频讨论很可能打扰到别人,毕竟办公室还是有可能有其他小伙伴在的。

总结下来,似乎只有第三点暂时没有很好的权衡方法,但这也不足以成为阻挡回归办公室的原因。上述只是尽可能梳理下回归办公室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不是试图论证是否需要回办公室。在目前浑浑噩噩的状态中,我其实亟需一个新环境来换换心情。

第一天

上周六早上,将交错纵横的数据线一一拆除,然后连同电脑一起装入书包。早餐一如既往的是牛奶冲调水果麦片,在最后1min内赶上9:20的校车。虽说完全可以走上去,但是那个上坡总是会带来一身臭汗。为了感受一下早晨的山间空气(即便已经不早了),并没有直接坐到教学楼附近,而是在山顶的站点下车,然后步行前往办公室。就像公交车并不总是走最优路线,校车也会九曲十八弯地兼顾不同书院,所以最后算算时间,差不多能够同时抵达终点。

这次选择转移阵地的一个很大原因是为了修改论文,或者说整理结果。而即便在宿舍知道自己应该尽快干这活,但一直没找到状态,拖延了好几天。其实转移阵地更多地能换个心情,能够很快地集中注意力去工作。

中午跟隔壁办公室的小伙伴们一起去买盒饭带回办公室食用,这似乎跟在宿舍没什么区别,但与之不同的是,丝毫不会想着去打开视频,即便今天办公室里就我一人。因为省了做饭的环节以及沉迷视频的时间,前前后后半个小时便解决了午餐,这么早吃完似乎还有点不太习惯。撑开简易躺椅,戴上耳机,不禁在回想这一上午办公室与宿舍截然不同的效率表现,以至于懊悔没有早点回归办公室,更有甚者,甚至在否定之前在宿舍的一切。诚然,脑海中更多浮现的是宿舍中的懒散态,但这很可能是选择性偏差,因为这种堕落状态留下的愧疚感远远超过平常专注工作时的安静。换言之,如果后者被视为正常点,那前者作为离群点相较之更引人注目,但另一个显著特点便是少,否则如果成为了大多数它们反而是正常点了。所以大可不必否定自己在宿舍的一切,要不然只会徒增焦虑懊悔。

下午接着上午的工作到4:30,小伙伴们相约去天台健身。虽然此前每天跟 D 会互相锻炼打卡,除掉学期中每周一次羽毛球,最近偶尔8km左右的跑步,更多时候是在KEEP上跟着做一组动作。状态好时,会选择一组30min左右强度较高的,但是有时偷懒只有十来分钟的腿部拉伸。可能是有点寂寞无聊,很多时候会打开视频,就像吃饭刷剧一样,虽然大部分时候只是听个声响。虽然几乎每天都有坚持运动,但是动作规范就无法保证了。比如说,之前自己做的 Burpee 跳及俯卧撑在小伙伴那边就不是很标准了,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运动效果会大打折扣。

晚餐吃了隔离堂食,回归到最初的5:30,要知道在宿舍经常总算快7:00才吃晚饭,所以当时饱腹感还不是很强烈,但为了享受集体活动,还是跟他们一起去了。前段时间跟 S 兄通电话,他说挺怀念跟大伙一起吃饭的日子,当时作为听者感受还不是很强烈,但现在愈发想起岁月静好时大家一起相约吃饭的时光。

为了准备明天的便当,22:00便追随小伙伴们一起回宿舍。本来预备着明天做黄焖鸡,仅仅是因为剩下的配菜刚好只能做它。但是猛然意识到泡香菇时间不够,而且黄焖鸡小火慢炖也挺好时的。所以索性换成炒牛肉,但是除了辣椒并没有配菜了,刚好W有意送我颗包菜,所以齐活了。

不禁想到在加拿大经常做的一道菜便是手撕包菜,而且神奇的是,我竟然也只确切地记得这道菜,其它做过的竟然记不太清。或许只是因为今天刚好做包菜的契机勾起了相应做包菜的经历,就像苏格拉底式提问那样

答案本来就在那里,但需要契机。

也许未来做到另外相同菜肴时能够勾起回忆。但是此时更相信是因为当时非常喜欢这道菜,仅此而已。

第二天

周日竟然早了20分钟出发,不过今天只有一班校车,而且说不准还要多久到,于是决定步行上山,好在天公作美,阴凉凉的,但仍然出了点汗。

处理完一些邮件,便继续昨天的工作,最后在吃饭前发给了老板。这里让我想到在宿舍吃饭的好处,或者说一个人吃饭的好处,就是不用掐着点跟小伙伴们去吃饭,时间更加随意一点,比如说干完这个才去热便当。

想起当初刚来学校的时候,还抱怨为啥Common Room没有冰箱没有微波炉。现在好了,都有了,只不过小小的冰箱早已被撑满,早晨费了波劲才将饭盒塞进冰箱。

因为饭盒大小限制,米饭和菜是分开盛放的,所以加热起来需要两道,下次得优化一下加热顺序,采取腾挪策略。

23:30,步行回宿舍,又找回了以前的感觉。这两天体验挺不错的,再接再厉。

那剩下就每周视频讨论的问题没有解决,至少有以下选项

  • 早起,争取提前1h左右赶到办公室
  • 用轻量级的ipad在宿舍视频讨论
    • 在笔记本上开zoom,但是担心电脑端声音外放,以及薛定谔的死机;
    • 在ipad中预先保存zoom id,看上去这是最合适的一个,然后只需提前做好文件备份然后只带ipad回宿舍。
  • 带重量级的电脑回宿舍

第三天

今天是第一个工作日,办公室有小伙伴过来了。似乎有人一起工作还能进一步起到监督的作用,小伙伴也表达了似乎效率有提升的感觉hhh。

第四天

今天才猛然意识到明天是一月一次的组会,而非个人单独讨论。两者区别在于,前者发言时间不定,而且如果积极的话有时还会对其他人的介绍提个问,所以说如果以前还抱有因为个人讨论时间相对较早而不会打扰还未到办公室的小伙伴们的幻想,组会完全就排除了这个选项。然后就当我在盘算着只带 ipad 回宿舍组会时,小伙伴们提出今晚要去 H 兄宿舍理发,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就意味着需要早点回宿舍,但不可避免地明天需要展示的材料还没整理完全,所以就重新考虑了带电脑回宿舍的选项。最近开始阅读《银河帝国》,这有点像面临谢顿危机前的选择一样,事到临头时,当其他选项都堵死的话,剩下的一条便是出路。而且适时选择回宿舍,何尝不也是在换一种心情,或许这可以成为以后的新常态。

第五天

今天上午在宿舍组会,这就跟前几个月一样。组会完毕后已经快12:00了,就着冰箱里面剩余的食材做了道黄焖鸡,然后趁着间隙洗了堆积一周的衣服。这样午饭吃得稍微有点晚,再加上后来休息的时间,最后4:30准备回办公室,这样兴许还能赶上小伙伴们的健身。

至此,最开始所述的几点担忧似乎都不是问题。于是这时候也开始在酝酿着这篇文章,其实第一二天的内容当天就已经在宿舍的笔记本中通过 SSH 到办公室的笔记本中写好了,然后今天本来预备着一鼓作气写完。但是 W 在群里分享了个很有意思的静态网页加密的问题,事情应该追溯到昨晚,当时整理组会展示文档时百无聊赖刷到了篇迷惑加密的博客——密码以近乎明文(虽说是MD5,但是随手一查便找到了明文)的方式写入javascript,然后便分享到群里了,没想到今天 W 发的这个直接放了密文,而且是带有密钥的 AES 加密。事情似乎无解,不过最后发现其源码仓库是公开的,而且源文件已经同步到了另外一个分支,所以直接跳过密码找到了原文,另外因为密码直接写入了原文,相当于以围魏救赵的方式破解了密码。虽然挺有成就感的,但是不可避免地需要搁置本文写作计划。

第六天

根据以往经验,每周跟老板讨论过后(包括组会)都会不自觉地松懈了,但是可能因为现在强迫自己去办公室,又或者因为这两天有个 DDL 要赶,所以今天依然自认为比较努力地在工作。

第七天

今天是昨天提到的 DDL 的最后一天。根据对自己的了解,往往要到最后一刻才提交,所以不可避免地在办公室折腾到了 24:00。

第八天

今天是周六,也是劳动节。不过似乎现在放假与否都没啥区别了,所以继续坚持去办公室。因为前两天赶 DDL 的缘故,本文一拖再拖,本来预计着今天在办公室写这篇文章,但是似乎在办公室提不起写博客的兴致,所以最后还是作罢,选择继续工作。晚上回宿舍有点晚了,也没有继续写下去,正好因为明天上午需要在宿舍等网上订菜的送货,所以预计着明天上午开工。

第九天

虽然早上起得较晚,但还是如约在宿舍用着还不太熟练的 VIM 写作本文。不知何故,在使用系统自带的中文输入法时,VIM 中光标竟然不见了,即便再切换为英文,仍旧不见,体验非常差。为此,前两天还特意升级了系统,从 18.04 升到了 20.04,本以为这样会解决问题,最后还是得换成工作机一样的输入法

去年回香港隔离完毕后,开始期待着新的生活方式,当初结束语为,

且看这个状态能够持续多久……

我想,这大概也可以作为本文的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