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的艺术
Posted on (Update: )
标签:
政治是可能性的艺术。
——俾斯麦
据说,俾斯麦是在1867年一次谈话中做这个表述的,而那正是德国统一大业成败未下的时刻。这时候,俾斯麦正在欧洲各国之间联合纵横,各个击破,为了实现目标,他常常以退为进,以守为攻。为了争取国内的民意支持,作为一个反民主人士,他却主动开放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作为一个反社会主义人士,他却完成了福利国家的奠基。正是俾斯麦的这种灵活性,让他赢得了“政治现实主义大师”的标签。“政治是可能性的艺术”,表达的正是这种政治现实主义主张。
据说,这句话的完整表述是这样的:“Politics is the art of the possible,the attainable - the art of the next best.”政治是可能性的艺术、可行性的艺术,是次优的艺术。这个完整说法,更清晰地呈现了它的“政治现实主义”指向。
——刘瑜《可能性的艺术:比较政治学 30 讲》
政治是可能性的艺术。
——俾斯麦
据说,俾斯麦是在1867年一次谈话中做这个表述的,而那正是德国统一大业成败未下的时刻。这时候,俾斯麦正在欧洲各国之间联合纵横,各个击破,为了实现目标,他常常以退为进,以守为攻。为了争取国内的民意支持,作为一个反民主人士,他却主动开放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作为一个反社会主义人士,他却完成了福利国家的奠基。正是俾斯麦的这种灵活性,让他赢得了“政治现实主义大师”的标签。“政治是可能性的艺术”,表达的正是这种政治现实主义主张。
据说,这句话的完整表述是这样的:“Politics is the art of the possible,the attainable - the art of the next best.”政治是可能性的艺术、可行性的艺术,是次优的艺术。这个完整说法,更清晰地呈现了它的“政治现实主义”指向。
——刘瑜《可能性的艺术:比较政治学 30 讲》
非常有意思的一本书!早在 2022 年就开始阅读了,但当时只读了前三讲(因为微信读书开始“杀熟”——只有前三讲免费了),这次收到了赠送的会员,另外最近的忐忑不安总算云开月明,便开启了“狂暴”阅读模式……
全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许多章节通过具体的国家案例来阐述作者的观点,同时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这些国家。而此前我对于这些国家的了解仅仅停留在热点新闻中的只言片语(高中文理分科也再没有好好听文科课程了
第一章 全球视野
4. 全世界有产者联合起来?全球化的经济后果
- 全球化何以成为问题?一种观点:经济全球化虽然给跨国公司带来了巨额利润,给中国、印度这样的新兴市场带来了大发展,却牺牲了西方国家的蓝领工人,尤其是制造业工人。
-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初发展中国家被认为是全球化的牺牲品,发达国家是受益者,短短一代人的时间,居然 180 度转弯,发达国家变成了全球化的牺牲品,而发展中国家成了受益者。
- 有人说,现在世界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而是各国的全球主义者站在一起,与四面八方的民族主义者之间的矛盾
- 全球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之间的矛盾,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很快也成了政治问题
- 以美国来说,那些充满怨恨的蓝领工人,逐渐把他们的经济不满,转化为强大的政治力量。地理分布上高度集中,主要集中在美国的所谓“铁锈带”上,同时也是美国大选中的所谓“摇摆州”
- 特朗普这样的民族注意政治家自称,他发对的不是自由贸易,而是“不公平的”贸易;他的目的不是关闭国门,而是各国国门打得一样开。
- 经济水平竞争的背后是经济模式竞争,经济模式竞争的背后是制度甚至是文明竞争。
- 一些西方国家发现,他们本来引以为豪的一些制度元素,比如自由金融、劳工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反而成了竞争负担。
- 经济学家丹尼·罗德里克 (Dani Rodrik)的三难困境 (trulemma): 全球化、主权国家和民主政治很难兼得
- 如果想要全球化和主权国家,就很难兼顾民众问责——问责政治捆住政府手脚,使政府很难大刀阔斧地行动,营造竞争性的投资环境;
- 如果想要主权国家和民众问责,那老百姓可能就会选择关起门来,减少竞争压力,不搞全球化
- 如果想要全球化和问责制,那就得全球各国一起决定税率、工资水平、知识产权政策、汇率政策等,免得资本家到处寻找税收洼地,劳工权利洼地,但是,那样的话,就得放弃国家主权。
- 超级全球化虽然给西方的蓝领工人带来一些挑战,但也给西方的广大消费者带来巨大而真实的好处。
- 没有中国制造,就没有沃尔玛里便宜到感人的生活用品。
- 中国的崛起,反过来也给西方国家带来巨大的市场,给他们带去了很多新的就业。
- 有研究表明,过去几十年,对西方蓝领工人造成最大冲击的,其实bus其他国家的制造业,而是生产自动化。
- 很多全球化的挑战,本质是发展的代价。
- 熊彼特 (Joseph Alois Schumpeter):资本主义的特点是“创造性毁灭”。例子,电灯 vs 蜡烛工人
5. 为什么瑞典也如此排外?全球化与文化反弹
这节是关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击。
- 全球化不仅仅带来商品的流动,而且带来人的流动、观念的流动、文化的流动。
- 但一开始,这种观念的流动就不是对称的,过去二三百年,文化的流动主要是西学东渐
- 只要有外来文化传播的地方,就会出现一个现象——文化反弹。
- 从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第一天开始,捍卫中国传统文化的反向运动也随之开始。
- 有推广西学的严复,就有了捍卫传统的辜鸿铭
- 有陈独秀、胡适的新文化运动,就有了章太炎、章士钊的文化复古派
- 有自由主义,也就催生了新儒家
- 伊斯兰世界的文化反弹同样激烈,甚至更激烈。
- 从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第一天开始,捍卫中国传统文化的反向运动也随之开始。
- 越是曾经伟大的文明,面对外来冲击的时候,文化反弹越激烈——因为自尊心
- 对全球化的文化反弹不再仅仅发生在东方世界,而且出现在了西方世界。
- 很多西方人开始担心中国模式的扩散,担心“一带一路”的影响力,但更主要的,他们开始担心西方世界的伊斯兰化
- 因为这种恐惧,很多西方民众纷纷把右翼政党选上台,要求限制移民,要求保护传统,几乎所有的欧美国家政治生态都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瑞典向来被视为西方世界的“优等生”,如果优等生都出问题了,那问题就更值得深思。
- 瑞典被视为“民主社会主义”的典范,经济发展、社会平等,是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存在
- 长期以来,瑞典都是人均外援数额最大的国家之一
- 2015 年,瑞典有 164万人口出生国外,占总人口 16.8%,而美国这样老牌移民国家,只有 13.7%
- 瑞典人的包容不完全是出于善心,北欧国家都面临严重的老龄化问题,移民正好可以弥补瑞典的劳动力缺口
- 移民容易,融合却很难。
- 经济:失业率 3.8% (瑞典出生) vs 15% (移民)
- 但经济问题可能只是短期问题。很多研究表明,长期而言,移民带来的经济收益往往大于经济负担
- 犯罪率的上升
- 瑞典特色的现象——手榴弹爆炸案的上升
- 极端主义的兴起
- 截止2016年,有至少 300 个瑞典志愿者以 “圣战” 战士的身份奔赴 “伊斯兰国” 为之作战。
- 经济:失业率 3.8% (瑞典出生) vs 15% (移民)
- 很多瑞典人慌了:他们发现,瑞典正在从一个“和谐社会”变成一个“二元社会”——两边的人说着不同的语言,穿着不同的衣服,信着不同的宗教,生活在不同的阶层。
- 瑞典人最引以为荣的“高税收、高福利”模式有可能受到威胁
- 有研究指出,“高税收、高福利”的经济模式之所以出现于北欧,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它同质性的人口结构——正是因为彼此文化、语言、宗教接近,才产生了深厚的社会信任,使得人们愿意交出很大一部分收入来扶助那些穷困潦倒者
- 社会多元化本身未必是问题,但是,变化的速度则可能成为问题
- 美国是花了 200 多年的时间展开民族融合过程的,不是一代人的时间
- 即便是在 200 多年的时间里,无论是爱尔兰人、德国人、中国人、日本人、穆斯林的进入,都曾引发显著的政治和文化冲突
- 哪怕是岁月静好的加拿大——魁北克问题
- 除了移民的速度,“文化距离”有可能成为问题
- 担忧不同的文化族群狭路相逢时可能引发冲突,是一个基于历史的判断,未必是种族主义的臆想
- 在难民问题上,人道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的平衡很重要
- 经济学家保罗·科利尔(Paul Collier)的书《苦海求生:改造崩溃的难民制度》(Exodus:How Migration Is Changing Our World)
- 移民的速度和融合的速度可能成反比——移民的速度越快,融合得就越慢。因为一个族群越是大规模地、快速地进入他国,往往就越没有必要融入周边的环境
- 防御性民族主义:大多数人并不想端着枪炮跑到外面去消灭异己,更多的是面对外来文明涌入时的一种文化反弹。
第二章 政治转型
6. “历史终结论”的终结?(1)
- 近年来,越来越引人注目的现象——民主衰退
- 西方国家右翼民粹主义的崛起
- 很多新兴民主的挣扎和冲突
- 威权国家的威权深化
- 25 年前左右,人们对民主前景的看法完全不是这样。当时冷战刚结束,苏联垮台,西方到达其影响力的顶峰,人们对自由式民主的前景充满乐观主义情绪
- 政治学者福山的著作《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正是这种乐观主义情绪的代表作。
- 核心观点:人类历经千山万水,探索了各种政治制度,现在不用找了,最终的制度选项终于找到了,它就是自由式民主。固然,不同国家抵达这个制度的过程有快有慢、有长有短,但是,在目的地已经明确了这个意义下,历史已经终结了。
- 第三波民主化
- 政治学家亨廷顿发明的概念。《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
- 第一个民主化浪潮:从 19 世纪早期的美国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左右,卷入这个民主化浪潮的主要是西方欧美国家——英、美、法等,它们率先进入民主或准民主体制。
- 第一波民主衰退:一战二战之间的民主崩溃浪潮,魏玛共和国崩溃、日本法西斯的崛起、西班牙内战等
- 第二波民主化:二战之后,主要是西方的一些卫星国,比如南欧、拉美诸国,还有一些刚刚摆脱殖民主义的发展中国家。
- 第二波民主衰退: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量的发展中国家出现政变、内战、革命,许多新生的民主政权纷纷垮台
- 第三波民主化: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亨廷顿定义为 1974 年 4 月 25 日零时 25 分(葡萄牙政变发生的时间)
- 民主衰退的表现之一:民主崩溃
- 威权制度下的权力分配,往往是一次性的,一朝得势,长期得势
- 民主政治作为一种“可重复博弈”,理论上本不必你死我活。但问题在于,由于威权体制下的文化遗产,转型国家中的很多政治力量,都愣把一个“可重复游戏”玩成了“一次性游戏”。
- 民主衰退的表现之二:民主的伪劣化
- 一些新兴民主虽然不至于民主崩溃,但是它的民主质量节节倒退,退到了一个“既够不到民主也不能算是专制”的灰色状态
7. “历史终结论”的终结?(2)
- 民主转型的过程几乎在任何国家都伴随着混乱和冲突
- 把历史作为坐标系,第三波转型浪潮未必那么失败(民主韧性)
- 第一,就转型过程而言,与历史相比,第三波转型其实反而是相对平稳的
- 第二,就转型成果而言,与历史相比,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呈现出相当程度的“民主沉淀”现象
- 第三,民主反弹现象
- 有些学者认为,从民主政体的数量而言,21 世纪以来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对于描述当代的转型状态,比民主衰退更合适的说法可能是“民主拉锯”
- 民主韧性从何而来?历史上的民主化成果往往很快被倾覆,那么当代的民主化过程为什么“水花”更小、更具有顽强的沉淀性和反弹力?
- 经济发展:当代的经济水平和历史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当一个社会僧多粥少的时候,权力格局的变动显然更可能引发巨大的动荡。
- 国际格局:二战后尤其是冷战后,全球进入了一个自由主义处于优势地位的时代,而这个罕见的国际格局对于第三波转型浪潮也是一个根本性的因素
- 技术发展: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兴起,大大降低了社会动员的成本
- 观念的因素:一定的制度能够得以存活,往往需要一定的观念去支撑。当代时间民主的制度韧性,很大程度是因为当代世界各国人民在观念上更认同民主
- 观念调查显示,世界各地的绝大多数民众并没有把“程序性民主”和“绩效性民主”对立起来,他们这两种东西都想要,并不是说想要这个就不想要那个
- 大部分新兴民主国家的民众,对民主的理解更多的是程序性的,而不是绩效性的
- 程序性民主观念,已经不仅仅是发达国家的独特观念,而是一种在诸多发展中国家也深入人心的大众观念。
- 绩效是绩效,程序是程序,二者未必是一码事,就像我们会把文景之治或者贞观之治称为开明皇权时代,但不会说它们是民主时代。
- 第三波转型浪潮的动力归根结底来自观念的变迁。
- 当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它往往为民主的存活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
- 与历史上的第一波、第二波转型时期相比,滋养民主观念的经济、社会和国际条件更加丰富
- 民主的“技艺”抵达不了其决心,理想主义激情常常淹没现实主义策略,因此出现了广泛的民主衰退现象。但是,那种对“制度化的承认”之渴望会被一时一地的政治潮流终结吗?作者表示怀疑
8. 法国往事:转型浪潮中的第一艘泰坦尼克号
- 人类常常有一种倾向,就是把自己这一代人所遭遇的困境,当作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挑战,因而每每夸大它的重量与高度。
- 事实上,民主稳固的困境不是当代现象,自启蒙运动开始播散人民主权观念后,在政治近代化过程中,几乎所有老牌民主国家都遭遇过今天新兴民主国家所遭遇的“稳固困境”
- 比较政治学不仅仅是比较不同的国家,也是比较历史与当下,从中获得一个更辽阔的认知尺度
- 法国革命与美国革命等并驾齐驱,构成近代史上第一波民主化浪潮的起点。
- 就民主化的深度而言,法国革命其实比美国革命走得更远,但结局却比美国革命要惨烈得多
- 革命后的美国,虽然也充满党派斗争,奴隶制问题更是在后来引发了内战,但总体而言,其民主走向了稳固和深化,美国宪法穿越 200 多年的时空,至今仍然有效
- 法国革命经历了君主制到君主立宪、共和国、帝国再到复辟的过山车历程——讽刺的是,到了19世纪,类似的过程又循环了一遍:从 1791 年到 1852 年,法国产生了七部宪法、两部宪章和一个补充条例
- 托克维尔曾讽刺道,法国60年里制定了九部或十部永久性宪法
- 更重要的是,法国革命付出了巨大的人道主义代价
- 法国革命是近代史上的第一场真正的“民主革命”。
- 英国革命虽然比法国革命早 100 多年,但它在很大程度上是贵族和国王之间分权的一场斗争
- 美国革命虽然和法国革命几乎同时爆发,并将大规模代议选举写进了宪法,但民主并不是美国宪法的最核心原则——最核心原则是自由。
- 法国革命的人民主权精神非常清晰,类似的表述是英美《权利法案》中完全没有的。
- 作为这种人民主权观的体现,法国革命在民主实践方面比同时期的美国革命要激进得多
- 法国革命的民主性不仅体现在制度设计上,也体现在革命实践中。与英美革命相比,法国革命是更根本意义上的“群众运动”
- 尽管革命始终有精英主义色彩,从君主立宪制到吉伦特党、雅各宾派、督政府再到拿破仑,都可谓革命先锋,但是“群众”的身影,尤其是“无套裤汉”们的身影,却比同时期其他革命中要显著得多
- 法国革命也更彻底
- 严格来说,英美革命本质上仅仅是一场政治革命,而法国革命则既是政治革命,也是经济革命、社会革命。
- 美国革命改君主制为共和制,但基本的产权制度、经济关系、宗教体系、文化风俗却不是革命的目标
- 法国革命涉及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一系列改造
- 严格来说,英美革命本质上仅仅是一场政治革命,而法国革命则既是政治革命,也是经济革命、社会革命。
- 或许正因为法国革命更民主、更彻底、更具颠覆性,才获得大革命的尊称
- 固然,从民主理念、民族主义思潮、权利意识的觉醒和传播的角度而言,不能说法国革命失败了,但是就法国民主政体的稳固而言,法国革命显然失败了
- 不自由的民主——当代记者法里德·扎卡利亚(Fareed Zakaria)
- 一些明明是通过民主选举上台的政治家,却挣脱权力的制约机制,打压反对派的言论和行动自由,以此实现权力的巩固
- 法国革命中的民主原则更加激进,民主实践更加深入,但另一方面,革命的风暴卷走了政治自由、经济自由、宗教自由、法治精神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法国革命所确立的民主政体,是一种“不自由的民主”,或者说是极权主义民主 (学者塔尔蒙,Jacob Talmon)
- 人民放弃自由的时候从来不是因为热爱专制这种恶,而是因为人民在热爱自由的同时相信有更高的善值得追求。在法国革命的情境下,这种更高的善归根结底可以概括为公共意志 (general will)
- 卢梭是法国革命的精神导师,革命中不管哪个派系都以援引卢梭为荣,“公共意志”理论是他的学说。
- 为什么卢梭的公意学说通向不自由的民主?
- 卢梭在构建其社会契约论的时候就敏锐地意识到,人民主权观念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政治的派系化——如何防止民主堕落为不同政治势力追逐私利的竞技场,是两国革命者共同的难题。
- 美国的开国思想家们的解决方案——正如《联邦党人文集》所揭示,是“以野心对抗野心”,以派系制衡派系,所以美国宪法的要旨在于各种政治制衡
- 卢梭的方案是诉诸公共意志,即每个派系依靠美德,超越各自的私利,抵达一个最合乎公共利益的公共意志。区别于私利与私利相加减的众意不同。
- 公共意志本质上假定了理性的客观性、唯一性和真理性,它以美德的名义否认了人性的局限,以公共的名义取消了社会的多元性。
- 塔尔蒙:公意对于卢梭就像是一个数学事实……一个人不被邀请去表达个人偏好,也不被询问他是否赞同一个提议,而是被询问该提议是否合乎公意。
- 自由注定是多元的、喧嚣的、混乱的、充满差异和冲突的
- 正是基于对自由的这一现实主义理解,美国的开国之父们构建了一种以接纳私利、接纳派系、接纳冲突为前提的民主体系,但对于法国的革命家而言,将各派思想统一到神秘而模糊的公共意志中则是当务之急。
- 不自由的民主本质上是一种威权——民粹主义
- 民主和自由有交叉之处,但它们并非同一事物。民主是关于如何产生执政者的规则的,而自由则是关于如何限制执政者的规则的。
- 遗憾的是,学习民主可能比学习自由要容易得多,因为前者是一种制度,而后者是一种习俗。制度改写易,移风易俗难。
- 在任何国家,当政治制度迅速变革,它都可能与既有的政治风俗脱节,只能停下来等待文化缓慢的变迁。
- 遗憾的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变迁没有捷径,它必须穿过千千万万人的心灵。
9. 埃及:从“阿拉伯之春”到“阿拉伯之冬”
- 阿拉伯之春:2011 年初,席卷整个阿拉伯地区的革命
- 在这场风暴中,阿拉伯地区的威权政府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塌:先是突尼斯的本·阿里政权倒台,然后是埃及的穆巴拉克政权,然后是利比亚的卡扎菲,然后是也门危机、叙利亚危机
- “阿拉伯地区例外论”认为,由于阿拉伯地区的石油经济,它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加上对伊斯兰教的保守主义诠释等因素,阿拉伯地区走向民主的可能性不但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低于伊斯兰文明的其他地区。
- 威权倒台 != 民主转型
- 虽然第三波民主化在所有地区都充满了挑战,但是想阿拉伯地区这样几乎可以说是全军覆没的,却是绝无仅有。
- 在埃及,短暂的民主实验之后很快发生政变,新的军人政体甚至比穆巴拉克时代更加高压
- 在利比亚,卡扎菲倒台后,出现了多个政府,陷入内战
- 在也门,陷入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内战,成为伊朗和沙特两个地区性大国的代理战场
- 在叙利亚,根本没有来得及转型,就陷入一团乱麻的内战……
- 唯一的例外是突尼斯,在最初几年的挣扎之后,它的民主政体终于站稳了脚跟,但它的治理绩效也乏善可陈。
- 短短十年,“阿拉伯之春”已经变成了“阿拉伯之冬”
-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威权政府的倒台更普遍和常见的后果是另一个威权机制的建立,甚至是无政府状态或者战乱的出现,没有什么理由认为专制倒台之后会自然而然地出现民主政体。
- 娜拉出走之后,未必就获得了解放,很有可能她只是进入了一个更不幸的婚姻而已。
- 虽然第三波民主化在所有地区都充满了挑战,但是想阿拉伯地区这样几乎可以说是全军覆没的,却是绝无仅有。
- 埃及短暂的转型实验
- 穆尔西:阿拉伯之春爆发后,整个阿拉伯地区第一个民选产生的总统。2012年夏天当选,仅仅在位一年,2013年就被推翻了。
- 表面上看,是军方推翻了穆尔西政府。某种意义上,不是军方主动出来推翻穆尔西,而是军方在抗议民众的邀请下出面推翻穆尔西。
- 选举穆尔西上台的那批民众和推翻穆尔西政府的那批民众,不是同一批人。他们在人数上,几乎旗鼓相当。
- 民主转型的常见困境:裂痕动员
- 民主必然意味着政治动员,因为每个政党都需要发动群众才能吸引选票
- 但是,当发动群众发生在一个社会裂痕清晰而深刻的社会,政治动员就可能意味着社会裂痕的扩大甚至撕裂
- 民众从来不是一个整体,他们是多元的,甚至是两极化的
- 在不同的国家,社会裂痕的分界线有所不同,有的是所谓左右之争,有的是民族之争,有的是地区之争。在埃及,这个裂痕沿着宗教的政治角色展开。
- 埃及是个穆斯林国家,90%的人口都是穆斯林,矛盾的焦点并不是是否应该信奉伊斯兰教本身,而是伊斯兰教在政治当中的位置。
- 埃及社会大体可以分为政治伊斯兰派 (政治与宗教的结合,更加保守) 和政治世俗派 (强调政教分离,更加世俗化)
- 几十年来,政治伊斯兰派一直处于下风,因为政权一直被军方的强硬世俗派把持
- 埃及军队从来不是一个中立的力量,长期以来,军队是埃及政治世俗化的中流砥柱
- 民主政体自我颠覆的潜质
- 并不存在作为整体的人民,只有形形色色的群体
- 一方面,自由的社会一定是多元的、有裂痕的;另一方面,民主意味着政治动员,而政治动员可能暴露社会裂痕
- 对于民主转型,推翻威权政府只是民主革命的上半场,克服社会撕裂则是民主转型的下半场。对于很多国家,下半场比上半场还要艰难。
10. 南非:转型何以软着陆?
- 今天的南非,绝不是一个理想国家,它贫富悬殊严重、失业率居高不下、社会治安堪忧,但是在一点上构成了奇迹:1994年转型以来,它建立并维系了民主政体,没有发生埃及式的民主崩溃,更没有发生利比亚、叙利亚式的内战
- 为什么南非能够突破社会裂痕的诅咒走向转型软着陆?——共同的底线
- 民主运转起来并不需要全社会就所有重大问题达成共识,不需要万众一心,但是它需要人们就如何对待分歧达成共识。
- 对于民主运行来说,这个共同的底线是——胜利者保持宽容,失败者保持耐心
- 胜利者的宽容:南非转型,胜利者是曼德拉、非国大和黑人民众。
- 权力共享
- 行政分权
- 财产安全的保障
- 情感上的和解
- 失败者的耐心:转型的失败者是德克勒克及其领导的南非国民党。
- 但转型从来不可能一劳永逸。今天的南非,在很多方面,相比曼德拉和德克勒可的时代,不是进步了,而是倒退了。
- 南非转型初期的故事,说明了社会深刻裂痕下转型软着陆的可能。
- 政治是可能性的艺术。关键词是艺术,从不可能中拯救可能的艺术。
- 曼德拉、德克勒可这样的人,是真正的政治家,而不仅仅是政客或者官僚。
- 自由从不降临于人类,人类必须上升至其高度。
11. 印度:民主为什么“不管用”?(1)
- 印度在 1947 年独立之后,就选择了选举式民主制。始终维系着民主制度
- 民主没有解决印度的治理问题
- 经济落后
- 印度最令人诟病的,恐怕还是它基础设施的落后
- 腐败
- 公共服务匮乏
- 一个有疑问的假定:似乎一个国家民主化,它就应该会带来经济发展、政治清廉、公共服务提升。
- 民主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通过给民众制度化的发言权,来解决统治者任意妄为的问题。“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并不自动保证所有的公共问题会被解决
- 政体有限论:民主作为一种程序,体现对民意的尊重,但是民主的质量取决于参与者的判断力和合作能力。
- 独立后的印度经济模式不但借鉴苏联模式,而且它借鉴苏联模式的时期比中国还长
- 1991 年后,印度终于也开始改革开放。虽然细节和中国不同,但是方向却大同小异,都是自由化、私有化和全球化等。
- 印度经济的落后,与其说是民主政体的问题,不如说是长期错误经济政策的后果
- 和印度最有可比性的不是中国,而是巴基斯坦,因为他们同时从英属印度独立出来,地理、历史因素都更接近
12. 印度:民主为什么“不管用”?(2)
在印度的案例中,不但是经济政策有问题,它的社会文化也存在重大问题
- 印度教中,根据职业身份,人被分为四大种姓。四大类种姓之下,还有一类人——“达利特人”——所谓的贱民。占印度人口 15%-20%
- 这些人也被称作“不可接触的人” (untouchable)
- 自古以来,被规定做最肮脏的工作,比如扫厕所、屠宰牲畜、搬运尸体
- 很多国家历史上都有过类似的职业世袭身份制,但随着社会流动性的增加,这种制度就慢慢瓦解了
- 在印度,这种职业身份制非常顽固。因为它被写进了宗教文本,内嵌于印度教,被神圣化了
- 表亲的专制:四大种姓里面海优无数细分,达利特人内部也还有许多细分,这是一个非常漫长、复杂甚至堪称精致的鄙视链
- 专制的主语通常是政府,某某政府的专制、某某皇帝的专制,但实际上,压迫一个人的可能不仅仅是政府,“表亲的专制”概括这种非官方的压迫
- 政府的专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政治关系,表亲的专制则用来形容来自水平方向的社会压迫
- 政府的专制后盾是国家的暴力机器
- 表亲的专制后盾往往是社会习俗
- 在当代印度,种姓制度的主导者已经是社会,而非政府。
- 社会压迫常常比政府压迫走得更远
- 印度并不把印度教作为国家宗教。法律上,印度也早就将所谓不可接触原则明确列为非法行为
- 种姓歧视只是印度社会歧视的一种。在印度,印度教徒对穆斯林的宗教歧视也很严重。
- 印度的牛肉战争:印度教把牛视为圣物,他们不吃牛肉。越来越多的地方也不让穆斯林吃牛肉或者做牛肉生意。民间出现大量自发的护牛纠察队
- 表亲的专制绝不仅仅是印度形象,它普遍存在于很多国家,只不过在不同国家,形式和程度不同而已。
- 印度的邻国巴基斯坦,“表亲的专制”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穆斯林极端分子对非穆斯林乃至温和穆斯林的压迫
- 在缅甸,表现为佛教徒压制穆斯林罗兴亚人的歧视
- 在东南亚,民间排华则是一种常见势力
- 从表亲的专制到民主失灵
- 表亲的专制会带来政治冲突的加剧
- 表亲的专制抵消选举的意义
- 认同逻辑 (只要是我们的人,管他好不好,不好也好;只要是他们的人,管他坏不坏,不坏也坏) 对理性逻辑(谁能干、谁清廉、就选谁)的碾压
- 表亲的专制会将公民社会瓦解为部落社会
- 不是古代那种部落,而是指民众视野的狭隘化
- 资本主义在财富方面制造不平等,但在消除传统社会等级方面,又恰恰是一种平等化的力量,因为它根据你为市场所提供的价值,而不是你的种姓、宗教来决定你的位置
- 市场经济消除种姓歧视的效率,似乎远高于政府的法律条文
- 慢,或许就是民主制的特点,因为它依靠试错而不是强制来实现进步,而试错需要时间。
13. 伊拉克:铁腕强人是救星?
- 伊拉克是个转型国家,成为各种失败的集大成者,给民主乐观主义造成难以弥补的重创
- 2003.5,当美国前总统布什宣布伊拉克战争取得胜利时,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伊拉克本身,都曾欢欣鼓舞。伊拉克终于摆脱了萨达姆的独裁,结束了国际孤立状态。
- 然而,希望逐渐变成失望,失望逐渐变成绝望
- 萨达姆残余势力对美军的报复性袭击
- 伊拉克内部什叶派和逊尼派斗争的兴起。
- 库尔德分离主义开始抬头
- 最触目惊心的是,国内的权力真空加上叙利亚局势的恶化,造成了伊斯兰国的崛起
- 一则苏联笑话:未来如何确定无疑,但是过去怎样,却难以预测
- 未来早就写进了政治纲领,它不容置疑,但是过去到底发生了什么,却不好说了,因为人们不仅仅是在回忆过去,而且往往也根据当下的政治需要去想象过去
- 伊拉克在萨达姆时代并不存在很多人想象中的欣欣向荣、国泰民安。自萨达姆正是上台以来,伊拉克人从一场战争走向另一场战争、一个冲突走向另一个冲突,生活在一场无法醒来的噩梦中
- 发动的两次国际战争
- 对本国国民使用化学武器
- 威权浪漫主义
- 不是所有的铁腕人物都是李光耀。每一个李光耀可能都对应着一个或甚至多个萨达姆
- 强独裁者想象:长期以来,我们倾向于将威权等同于强大,将独裁等同于有力,却忽略了历史上常见的“弱独裁者现象”
- 威权制度也需要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条件才可能有效
- 政治强人下的俄罗斯轮盘赌游戏
- 有学者的研究显示,民主的价值与时间的厚度相关,它倾向于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浮现
第三章 国家建构
14. 什么是国家?从墨西哥的毒贩集团说起
- 国家建构:state building
- 墨西哥的帮派冲突,不是战争,胜似战争
- 墨西哥不但自己是毒品生产大国,而且是南美、中美各个毒品生产国通往美国的交通要道
- 毒品卡特尔:几大帮派全国割据
- 2006 年,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隆发起了缉毒战争——毒品卡特尔越打越强,而政府却越大越弱
- 今天的墨西哥,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国家这个概念的反义词,代表了一种国家力量被分散的社会力量瓦解的状况
- 马克思:“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
- 在比较政治学界,更广为传播的是思想家马克思·韦伯——国家是特定疆域内合法地垄断暴力的机构
- 暴力垄断:通常情况下,只有代表国家权力的机构,才有合法的暴力使用权,而其他组织、机构、个体没有这种权力。
- 作为一种组织,国家与其他一切组织最根本的区别,是它在特定疆域内暴力垄断的特权
- 国家能力低下是很多国家的“阿基里斯之踵”
- 在发展中国家,这种政府无法有效垄断暴力、导致暴力遍地开花的情形非常普遍。在不同的国家,这种失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 黑帮盛行,军阀混战,宗教极端组织盘踞,武装分离主义
- 巴西:黑帮横行、相互厮杀
- 阿富汗:塔利班
- 尼日利亚:宗教极端组织“博科圣地” (Boko Haram)
- 利比亚:卡扎菲倒台后,军阀混战
- 在发展中国家,这种政府无法有效垄断暴力、导致暴力遍地开花的情形非常普遍。在不同的国家,这种失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 暴力的分散化才是自然状态,暴力的垄断化,则是摆脱了自然引力的人为状态
- 动物世界的“永恒的分散暴力”状态,也提示了为什么国家建构如此艰难
- 暴力要从分散走向垄断,两大难题
- 权力的集中化难题:谁当猴王的问题。一个暴力垄断如何获得内部承认的问题
- 领土范围的清晰化难题:猴群的势力范围问题。一个暴力垄断如何获得外部承认的问题
- 中国的权力集中化过程起点很早、历史很长,所以到今天,中国已经有相当成熟的国家建构与国家观念
- 在非洲,很多地方的部落制一直延续到20世纪,所谓国家,不是非洲人内部权力整合的结果,而是殖民主义留下的武断遗产
- 在欧洲,国家建构也是近代现象。欧洲是所谓的封建制——贵族们各自组织自己的军队,打仗时才受国王征召,而且去不去还要看心情,不存在所谓的暴力垄断
- 古代世界没有清晰的主权国家观念,那时候领土边界是极具挥发性的
- 近代之前的政治单位的主角是帝国。帝国的属性是扩张,不断扩张直到被自身的重量压垮
15. 为什么要“重新带回国家”?比较政治学的轮回
- 1968,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 国家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差异不是政府的形式,而是政府的深度。民主和专制的差异,小于体现着组织性、有效性的国家和缺乏这些特制的国家之间的差异。
- 共产主义国家和西方自由国家都属于有效的而不是软弱的政治系统
- 石破天惊的观点:将苏联和美国视为同一类国家
- 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最初几年,国家视角走向了沉寂:苏东剧变,苏联的垮台。
- 取而代之的是制度主义:制度选择——经济制度以及背后的政治制度——才是决定一个国家发展潜力的主要力量
-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国家视角又一次复活了
- 2008 年左右以后,国际政治最大的变化是中国的崛起,以及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在很多地方的受挫
- 人们开始发问:如果制度主义是对的,为什么没有采取西方制度的中国能够冉冉升起?而很多采用了西方制度的国家则深陷泥沼?
- 制度或许很重要,但是肯定存在重要的甚至更重要的“剩余变量”
- 最能代表这种研究转向的,莫过于亨廷顿的学生福山
- 因为《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一度被视为西式自由民主的旗手
- 但 2010 年后出版的《政治秩序的起源》,判若两人
- 政治学研究什么,本身就是一个政治问题。
- 每一次政治趋势的巨大变化,都会带来政治学研究框架的巨大变化。
- 正因为政治趋势总在变化,不能轻易判处任何研究视角的死刑
- 风水轮流转的景象与其说证明了学术研究的轻浮,不如说显示了它的弹性——政治生活本身是复杂的和多变的,所以政治学研究也理应如此
- 国家能力很重要,研究集中在三个方面
- 国家对于秩序建构的重要性
- 公共服务
- 经济发展:产权保护,引领作用,林毅夫的“有为政府”概念
- 国家能力不但重要,而且其投影极其漫长
- 从长线历史的角度而言,更重大的政治革命可能不是民主革命,而是国家革命
- 同时获得外部和内部承认的、稳定的暴力垄断是一种人为的建构,在此之前,人类已经在部落、城邦、帝国、分封制、贵族领地、哈里发等政治组织形式中摸索了几千年,最后才在主权国家体系中安营扎寨
- 恰恰因为是一种人为的建构,不是一种自然状态,这个过程艰难、脆弱
- 在常常不堪一击的人性面前,任何秩序都可能只是海市蜃楼
16. 国家能力从何而来?战争
- 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但反讽的历史事实是:
- 战争又是现代文明之母:加速了科技发展,远至铸铁技术的进步,近至核能源、计算机、超声波等技术的开发和发展
- 战争还是现代金融之母:打仗要钱,各路人马进行金融创新,有了债券,汇票,抵押贷款,中央银行
- 战争还催生了现代民主:代议民主
- 战争推动政治结构中央集权化
- 战争强化那些幸存国家的国家能力
- 学者蒂利(Charles Tilly):战争缔造国家,国家制造战争。
- 这个观点发端于西欧国家在1500-1800年经历了一个政体形态的巨变。
- 西欧国家普遍从封建体制走向了中央集权体制
- 迟到的、弱版本的周秦之变
- 从封建体制到中央集权体制,最大的变化是权力从蜂巢结构走向了金字塔结构
- 战争还比较温和时,封建的政治结构还能支撑战争的展开,但是当战争越来越激烈,只有对国家进行中央集权改造才能打赢战争
- 战争缔造国家机制之一:常备军建设
- 战争缔造国家机制之二:中央财税机制
- 战争缔造国家机制之三:行政体系
- 不少学者指出,就脱离封建体制、建成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形态而言,中国是最早的现代国家
17. 国家能力从何而来?文官制与国家
- 国家建构仅靠战争显然是不够的,因为打天下和坐天下需要的国家能力很可能不同
- 中国是文官制的发源地,也是文官制登峰造极的集大成者
- 中国强大的国家能力传统
- 中国文官制何以发达之一:细密的政治经纬线
- 组织即力量,组织即效率
- 官僚制塑造国家能力,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细密的组织网络,找到了动员、组织或强制社会的着力点,把一个一盘散沙的社会给凝聚了起来。
- 官僚制中,官职成了可再生资源,天子可以不断地再分配同一个职位,在每一次分配中,天子都重新确立了自己的权威
- 中国的官僚制非常早熟。官僚制在秦汉以后日益成熟,到了唐朝则登峰造极。
- 如唐朝中央政府的三省六部制
- 古代中国政府的超级动员能力、财政能力、维稳能力,都是从细密的官僚体制当中来
- 中国文官制何以发达之二:文人当政
- 在许多国家的国家建构过程中,除了王权本身,舞台上活跃的是将军、贵族、商人、教士,反正没有读书人什么事。
- 社会学家迈克尔·曼 (Michael Mann): 权力有四种形态——军事权力、经济权力、政治权力,还有意识形态权力。文人所掌握的,正是第四种权力。
- 中国的国家建构,面临的挑战和其他国家非常相似——在中央集权的过程中,离心力量不断涌现:贵族势力坐大,门阀财阀权力坐大,武装力量失控,奇奇怪怪的宗教势力不断冒出来
- 抑制武人、财阀、宗教力量等,把社会精英引流到了读书做官、为皇帝服务的道路上来。
- 但另一方面,过于细密的官僚体系、过于强大的国家能力,也可能意味着国家淹没社会、国家取消社会。
- 对读书做官的过度推崇,在历史上也长期抑制了中国社会其他维度的发展,工商业的萎靡、科技的落后、军事战斗力的萎缩
- 思想家韦伯曾指出,古代中国的官僚制,本质上是家产官僚制,不同于政治中立的现代官僚制。
18. 美国:国家建构的另类道路 (1)
美国另类在两个方面
- 美国社会的国家观
-
美国的国家建构道路
- 美国人是没有身份证的
- 美国没有身份证,是因为美国社会中有一大批人坚持认为,建立一个全国性的身份证系统,会造成政府侵犯民众的隐私权
- 美国人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有时候用驾照、有时候用社会保障卡,有时候用护照,信息很支离破碎
- 反国家主义的国家观
- 美国人对国家、对政府的怀疑非常根深蒂固,可以说到了一种条件反射式警惕的程度
- 左派和右派的怀疑,角度是不同的
- 右派对国家的怀疑,是认为国家这个单位太大了,权力应该分散在各州、分散在社会、分散在市场
- 左派对国家的怀疑,是认为国家这个单位太小了,人权高于主权,全球主义高于国家主义,用公民资格来排斥移民、难民,太狭隘了
- 哪怕站在西方传统中,美国人对国家、对政府、对权力的警觉程度也是非常突出的
- 美国的持枪权
- 美国立国后,立刻确立了民众持枪权原则,也就是政府主动放弃暴力的完全垄断权
- 美国的医保体系
- 美国也是西方发达国家里唯一没有实行全民医保的国家
- 在美国很多保守主义者看来,让政府负责医保,是一只特洛伊木马,表面上政府买单,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国家医保可能带来低效率,可能影响医疗创新,有可能制造大政府
- 美国的持枪权
- 美国这个国家的优势从来不是国家能力,而是个体创造性和社会活力,是乔布斯和马斯克,是爱迪生和迈克尔·杰克逊
- 美国这个国家,由于对国家权力的极度警觉,导致了一种制度化的混乱
- 在中文里,联邦这个词暗含着分散、离心;而在1787年的美国,联邦这个词的含义刚好相反,意味着集中,凝聚。
- 就国家建构而言,我们不可触碰的下限,却是他们难以企及的上限
- 从一开始,美国人建立的是一个反国家的国家,把中央集权视为洪水猛兽,处处对之提防
- 国家结构:平行权力结构,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各自有自己的权力领地,彼此是平行关系,而不是上下级关系
- 美国为什么会打内战?相当程度上,是因为美国的平行权力体系。
- 美国内战的根源是奴隶制问题,北方反对蓄奴,南方依赖蓄奴
- 从国家建构的角度来说,内战的遗产仅仅是保住了联邦而已,并没有可持续地、显著地提高美国的国家能力,也没有改变美国的平行权力格局
- 政治上是弱中央,强地方,经济上是弱政府,强市场
19. 美国:国家建构的另类道路 (2)
- 衡量国家能力最重要的两个维度:一是财政,二是军事
- 美国的国家能力从前100年到后100年,出现了飞跃性的变化
-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之后的冷战,对美国的国家能力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
- 但战争不足以解释美国的国家建构进程。
- 罗斯福新政设立了一系列的联邦机构,大大扩展了联邦政府的权力,这个转折发生在 20 世纪 30 年代,而不是二战后
- 作者认为,美国的国家建构,它政府职能的扩大、联邦权力的提升,其动力来自社会运动
- 这里美国国家能力壮大,是指其绝对国家能力的壮大,也就是它的财政能力、军事能力和历史相比,变得非常强大。
- 但就相对国家能力而言,以国家和社会的力量对比而言,美国仍然是个国家能力有限的国家
- 虽然美国的国家力量很强,但是它的社会力量也很强
- 美国国家建构台阶一:进步主义时代
- 各种罢工、抗议、新闻调查、工会、政党……涌现出来,要求政府出面约束垄断资本、改善劳工条件、提供公共服务
- 美国国家建构台阶二:罗斯福新政
- 罗斯福政府之所以能成立很多机构,根本原因是背后有汹涌的民意
- 罗斯福得到的选举人团票是 523 张,而对手只有 8 张
- 美国国家建构台阶三:民权运动时代
- 五六十年代最大的成就,是打破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州权,确立了联邦权力干预州内事务的合法性
- 餐馆静坐运动、自由乘客运动、1963年华盛顿大游行、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想》
- 从美国国家能力的巨变来看,我们发现了一条不同的国家建构道路,核心动力不是密集的战争或者发达的文官制,二是社会运动
20. 国家建构的瓶颈:阿富汗的悲剧
- 比较政治学要避免优胜者偏见,要把失败者带入比较的视野,才能做出平衡的分析
- 1978 以前,阿富汗生活大体平静,但 1978 之后,一切都急转直下,40多年来,阿富汗人再也没有目睹过真正的和平与发展
- 1978,沙尔革命,极左的人民民主党推翻了达乌德政府,建立了激进左翼政权
- 1978,新政权向苏联求援,苏军进入
- 1989 苏东巨变,苏联撤军。事实证明,苏联的入侵是一个悲剧,苏联的撤退则是一个更大的悲剧
- 混乱的内战,产生了一个最终胜利者——塔利班
- 2001,美军赶跑塔利班
- 很快,塔利班卷土重来。到2019年,政府只控制着 35% 的领土,塔利班占领了阿富汗 13% 的土地,而在另外一半的领土上双方拉锯
- 过去40余年,阿富汗尝试过君主立宪、威权共和、极左政权、神权政治、美式民主以及无政府
- 为什么阿富汗的国家建构如此之难?作者认为至少有四个因素
- 国家建构失败因素之一:多山地形
- 政府的触角有限,叛军容易找到藏身之所。多山的地形使得中央集权式政府难以形成,造就了部落主义的政治传统。
- 国家建构失败因素之二:地缘位置
- 被大国强国包围。大国对冲的地缘位置使得内战往往成为大国代理战争,战争难以打出胜负,暴力垄断格局难以形成
- 国家建构失败因素之三:宗教极端主义
- 苏联入侵激起的宗教狂热主义,毒化了阿富汗的文化土壤,使世俗政治力量难以建立
- 国家建构失败因素之四:民族结构
- 多民族国家的结构,使得各方政治力量难以就权力分配的方案达成共识
第四章 政治文化
21. 韩国电影中的革命:观念的水位与制度的变迁
- 政治学中,有一个经久不息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因素引起制度变迁?
- 国际格局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这个世界的老大是谁,深深影响历史的前进方向,因为老大会试图在全世界复制自己的形象
- 政治学中的现代化理论:经济现代化会带来政治民主化,因为经济发展了,资源丰富起来,权力不必高度垄断,民主也就有了物质基础
- 近现代社会,常常是观念的变迁引发制度的变迁——事实上,观念的力量如此强大,它甚至可能突破经济利益的考虑、暴力机器的压制、国际格局的约束、撬动制度的变化
- 观念对于制度,具有一种引力作用。当社会观念领先制度太多,它会拉动制度前进;当制度超前于观念太多,社会观念又会将制度拽回它的水平
- 某种意义上,只有经由观念变迁推动的制度变迁才是牢靠的、坚固的。
- 如果是经济利益驱动的制度改革,有可能经济危机一到来就制度动摇了
- 如果是政治精英推动的变革,有可能换了一任领导人后制度就坍塌了
- 如果是国际格局变动引起的变革,有可能因为国际局势的变化而倒退。
- 只有制度变革是建立在观念变革的基础上的, 它才是扎实的、可持续的,因为观念一旦形成,往往具有相当的韧性。
- 韩国转型:观念驱动的变革
- 过去十几年,韩国涌现出一批反映本国民主转型的电影
- 《华丽的假期》《辩护人》:1980年的光州事件
- 《出租车司机》:将一个本来及时行乐的律师,如何转变为民权辩护人的故事
- 《1987》:讲一个大学生朴钟哲的死,如何点燃了整个社会的变革决心
- 尽管四部电影的主角身份各有不同,有的是律师,有的是司机,有的是公诉人,但是,他们保护的对象,其实都是同一群人——学生。
- 同一件事,会被不同的话语体系会被诠释成褒贬相反的事情
- 自发的买卖行为,在自由主义的观念下,叫市场交换,但是在极左观念下叫投机倒把
- 一个私营企业家投资挣钱了,在自由市场的观念下叫投资盈利,但是在左翼的观念下叫剥削剩余价值
- 韩国转型史中,几次大规模政治运动的爆发,都是与民主选举有关
- 韩国的转型本质上是一场观念驱动的变革。
- 在有些历史情势下,革命是阶级斗争,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经济利益的再分配。
- 但是,韩国的民主运动,尽管有工人运动的成分,却很难说是一场阶级革命,因为它的核心主体恰恰是既得利益阶层。
- 从学生到全民:观念的扩散
- 韩国的民主运动是一个漫长的、不断渗透和扩散的过程,从转型的人心基础来说,韩国的转型是特别扎实的,因为几乎家家、人人都有所参与,所以,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新生民主制的原始股东,它不仅仅属于某个阶层、某个政党或者一大批革命义士
- 观念从何而来?
- 学者英格尔哈特(Ronald Inglehart)和韦尔策尔(Christian Welzel):观念的变化本质上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 仓廪实而知礼节
- 就韩国这个个案而言,经济发展的解释说服力有限。
- 相比经济发展的解释,更有说服力的,可能是所谓的政治机会理论。
- 哪里有反抗的机会,哪里才会有反抗
- 民权观念的最初源头在哪里?
- 无论是韩国、中国或者印度、南非,甚至欧美国家本身,答案都是类似的,那就是二三百年前开始的启蒙运动
- 启蒙运动缔造的一个核心观念就是“主权在民”
- 所谓启蒙,未必是把一个外来的什么思想塞到我们的脑子里,而是用一盏灯把本来就是我们心灵深处里的东西给照亮而已
22. 何为民主文化?泰国困局
- 民主转型更容易出现
- 民主稳固则要艰难得多
- 泰国基本上是个佛教国家,90%以上的国民是佛教徒,但泰国是现代史上政变最多的国家。
- 20世纪30年代以来,泰国已经发生了21次政变,其中13次是成功的政变
- 泰国历史上多数政变也是不流血的
- 泰国那么多次政变,并不是每次推翻的都是民主政权,因为有时候是一个军政府推翻另一个军政府
- 在当代泰国,真正困难的,不是推动民主转型,而是实现民主稳固
- 为什么民主政体难以在泰国站稳脚跟?
- 表面上看,是因为军队过于强大和野蛮,以至民主难以维系
- 但是泰国不断在军人执政和民主政权之间摇摆,也恰恰说明军人政权没有那么强大
- 泰国2014年和2006年的政变,正如埃及2013年的政变,军队并非真正的主导者,很大程度上,他们只是在政治对峙已经造成局势失控的情况下出来收拾残局而已
- 什么样的文化最有利于民主运转?
- 一个著名的理论:叫作社会资本理论,代表性学者是帕特南 (Robert Putnam)
- 一个国家的社会资本丰富与否,决定了它的民主能否走向稳固和良性运转
- 社会资本:一个社会自发结社的习性。如果在一个社会里,很多人习惯于通过自发结社来解决问题,民主就容易走向稳固。自发结社培养公民的参与感、责任感、协商精神、合作精神
- 后现代文化理论,其代表性人物是英格尔哈特
- 后现代文化:自我表达的文化,强调个体自主性和选择的文化
- 工业经济强调流水线、纪律感、集体性、整齐划一,而后工业时代的经济则要求个体的创造性、主动性和表达欲
- 当人们越来越习惯于通过自主的个体选择去塑造自身命运和社会命运,民主就越可能出现和稳固
- 不管是社会资本理论,还是自我表达理论,其实都强调一点——参与精神
- 在当代泰国,不但整个社会不缺乏政治参与感,甚至过剩。
- 泰国前总理他信:具有民粹主义色彩的亿万富翁
- 泰国是一个农业人口为主的国家,他信的民粹主义主要表现为对农村和农民的各种倾斜
- 这些聚焦于农民和农村的政策,得罪了很多城市中产阶级。这些政策不但将更多资源导向了农村,而且将政治权力的重点从中产精英转移到农民手里
- 泰国前总理他信:具有民粹主义色彩的亿万富翁
- 民主的两种逻辑:
- 选票逻辑,多数说了算:红衫军是赢家
- 街头逻辑,谁呐喊的嗓门大,谁说了算:黄衫军是赢家
- 没有边界感和节制感的政治参与,让泰国的民主每次都是刚刚被建立,就又被推翻
- 过度的政治热情、过高的政治要价、过于急迫的政治通牒以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战斗精神,每每让泰国的新生民主不堪重负,走向崩溃
- 阿尔蒙德(Gabriel A.Almond):真正的民主文化,恰恰是参与精神、服从意识以及政治冷淡这三种东西之间的混合体
- 泰国人对政治参与极有激情,但是缺乏一种对规则的服从意识来平衡。
- 民主的街头逻辑倾覆民主的选票逻辑,是新生民主崩溃的一种常见模式。
- 很多革命的失败,恰恰是因为它追求彻底。物极必反
- 一个著名的理论:叫作社会资本理论,代表性学者是帕特南 (Robert Putnam)
23. 恶真的平庸吗?暴民考古学
- 邪恶政治的秘密:它把邪恶切成一小份一小份,小到每一份邪恶的实施者完全感受不到邪恶的分量,他们只是恪尽职守
- 集体作恶的 1+N 模式
- 邪恶的上演并不需要多少真正的坏人,只需要金字塔顶端的导演,和无数略微有点近似的普通人
- 权力制造暴民机制的三个层面
- 高压
- 在系统的政治杀戮或迫害中,暴力的普遍化甚至仪式化往往是关键一步
- 理性的无知:无知其实并非一种偶然的状态,而是一种理性的选择。特定情境下,人们可能会选择对自己无法承受、无法改变、无法超越的东西保持无知,因为知道会唤醒良知,而恐惧让你只能无能为力,与其让你的无所作为拷问你的良知,不如什么都不知道
- 利益
- 恐惧只能制造沉默,而利益诱惑则能造就积极分子
- 意识形态
- 恐惧让人沉默,利益让人积极,意识形态令人狂热
- 意识形态本质是一种翻译软件,把一个混乱的、无序的世界翻译成一个有意义的世界。
- 一开始,纳粹主义是以生物进步主义的面目出现的
- 高压
24. 文明的冲突:一个过时的语言?(1)
- 1996 年,亨廷顿出版了一本书《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 冷战结束了,以意识形态为分野的冲突走到了尽头,从现在开始,文明将成为政治冲突的分界线
- 911 的发生,让很多人开始正视文明冲突这种可能性
- 中国的崛起同样被视为文明冲突论的论据
- 亨廷顿对在哪儿之一:政治文化差异真实存在
- 亨廷顿对在哪儿之二:政治文化差异可能引发冲突
- 成功的多元主义需要所有文化群体同时恪守自由、宽容、民主的底线
- 不同价值排序的文化相互遭遇时,冲突爆发
- 经济上而言,全球化对于绝大多数显然是好事,毕竟,全球化可以通过把蛋糕做大而实现双赢
- 但是文化全球化则不同,因为价值观念常常只能非此即彼
25. 文明的冲突:一个过时的语言?(2)
- 不认同亨廷顿的“东西文化对决”
- 冲突的双方未必是以历史文明圈为基础的西方与东方,而更可能是各个文明圈、各国内部的现代派与传统派
- 理论上文化战争可以在三个层面上展开
- 文明圈之间
- 国家之间,文明圈内部的核心大国
- 国家内部
- 文明圈内部:离心力在增强
- 国家间冲突:未必是文明的冲突
- 利益的冲突、权力的冲突
- 各国内部:文明冲突的主要战争
- 传统和现代之争
- 现代主义走到极端,可能成为狂热的乌托邦主义
- 传统价值走到极端,也可能成就压迫性的等级制度
- 文明的冲突现在进行时
- 危险的不是观念差异,而是这种差异的极化
第五章 政治经济
26. 智利:皮诺切特之后
- 从政治上而言,皮诺切特的统治是残酷的。亦正亦邪,带动了经济发展
- 政治转型未必伤害经济自由
- 智利没有出现转型后的经济衰退,许多其他威权国家转型后也没有此类变化
- 为什么智利经济在拉美地区脱颖而出?
- 智利政府虽然抛弃了皮诺切特的政治威权主义,但是继承并坚持了他的经济自由主义遗产
- 不确定的未来
- 政治转型未必诅咒经济发展,民主转型也未必一定带来经济发展
- 决定经济发展前景的,更可能是政策取向,而不是政体类型
27. 委内瑞拉:如何毁掉一个国家?
- 智利和委内瑞拉过去二三十年,走了一个完全相反的道路
- 智利在走向民主转型的同时,经济也获得了长足发展,而委内瑞拉在民主崩溃的同时也出现了经济崩溃
- 委内瑞拉的前总统查韦斯的21世纪社会主义蓝图
- 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其经济理念
- 过度开支,寅吃卯粮
- 大搞国有化,打击民营经济
- 查韦斯时代的委内瑞拉,是不自由民主的一个典型
- 不是源自坏人的贪婪腐败,而是好人的道德激情
28. 新镀金时代?不平等的幽灵(1)
经济不平等
29. 新镀金时代?不平等幽灵(2)
问题的多面
30. 政治的可能与不可能
- 政治在社会中
- 这是一个笼统的表述,包括:社会结构、经济、历史、地理、文化
- 真正的政治改革不可能仅靠自上而下的力量推动,它必须同时自下而上地生长。
- 政治学没有常识
最后,我想补充的一点是,可能是因为我常常在公共领域写作,而且尽量用非学术化的语言和读者交流,所以常常被贴上一个标签,叫作“政治学常识的普及者”。说实话,我对这个标签有点不适。为什么呢?因为仔细想想,政治学几乎没有常识。你对政治学了解越多,就越会意识到,政治学没有常识。你觉得“民主”是常识,但是历史上很多伟大的思想家都反民主——麦迪逊甚至说:“如果所有的雅典人都是苏格拉底,雅典的公民大会仍然会是一群暴民。”你觉得“自由”是常识,但很多左翼会追问:谁的自由?哪有没有阶级属性的自由?你觉得“平等”是常识,可是历史上对平等的追求,常常带来一败涂地的悲剧。我能普及什么呢?更多的时候,我普及的不是所谓“常识”,而恰恰是迟疑。
-
赠送的微信读书会员只有三天,眼见着快到期了,所以最后三讲只能一目十行地过了一遍,没法慢悠悠地做笔记。主要是对当下经济不平等引发的问题的讨论,还有最后一讲的总结,前面以国家举例的案例分析倒也完整地读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