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cky

湖塔之间


2019 读书小结

Posted on
标签: 总结 

千呼万唤始出来……

大秦帝国 (5/6)

堪堪读完第五部,最后一幕是秦始皇客死沙丘。每一部的扉页上赫然写道,“献给中国原生文明的光荣与梦想”,而序言中关于原生文明的论述也是鼓励我坚持读这一套书的动力来源,

原生文明是一个民族的根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她由涓涓溪流汇成澎湃江河的历史中,必然有一段沉淀、凝聚、升华、成熟的枢纽期。这个时代所形成的文化文明,如同一个人的生命基因,将永远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或决定一个人的生命轨迹。这便是原生文明。
 
她(大秦帝国)既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统一文明体系,又具有强悍的生命张力与极其坚韧的抵抗力。自然条件的严酷、内部整合的激烈、野蛮部族的蚕食、强大外敌的入侵、意识形态的较量、各种文化的渗入,都远远未能撼动她的根基。秦帝国兴亡沉浮的五百多年中,华夏文明历经千锤百炼而炉火纯青,具有无可匹敌的独立性与稳定性。秦帝国时代创造的统一文明,使中国人在此后两千多年中历经坎坷曲折而没有亡国灭种。

我们可以骄傲地说,在这个地球上,只有中国人创造的原生文明在自己的国土上绵延不断地生存发展到今天!

所以,在面对这一套如此恢弘的历史小说,每每读到英雄人物,诸如商鞅、秦孝公、白起、郑国、王翦、秦始皇……心中总是按耐不住地骄傲;而对于令人惋惜的历史悲剧,也会怅然若失。

诚然,回归写作本身,这本书很多时间结点不是很严谨,毕竟以秦国为第一视角,在穿插叙述其他六国时,有些人或事感觉是为了衬托秦国而服务的,比如为了写合纵连横而被活了很久的战国四公子(赵国公子胜、魏国公子无忌、楚国公子黄歇、齐国公子田文)。

可能是为了增添小说可读性、或者是想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在冰冷的历史事实中描绘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也是很感人的,比如孝公和玄奇的

- “不移、不易、不离、不弃”
-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商鞅和白雪的

- “小妹,情爱不是商事,不需要斤斤计较精打细算,它需要激情,需要忠诚,需要敢于抛开一切身外的勇气!”
- “鞅,你不是我白雪一个人的,你属于天下财富,属于秦国庶民。你爱我,愿意随我而去,白雪足矣。”

历史是很残酷的,即便是小说大概也只能在无关紧要处杜撰些情节让它看起来更温和,在阅读过程中能深切感受到很多时候作者会在某个历史悲剧前埋下可能改写历史的种子。比如王贲临死前对秦始皇的提醒

老臣多年体察,丞相李斯,斡旋之心太重,一己之心太过……陛下体魄堪忧,该当妥善处置朝局了……君王暮政,内忧大于外患……

无异于提前指出了一条明路。

另外,作者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处理很多都是向着人性至善至美的角度写的,这种人性本善的原则的描写也因此少了些玩弄权谋、尔虞我诈,多了点真诚温情。比如在吕不韦密进嫪毐事发后,吕不韦的忏悔

吕不韦啊吕不韦,你当真是以功业为重么?果然功业至上,何不能如商鞅一般不计名节而宁愿以死护持大局?“名节之重,宁过邦国存亡哉!”年轻秦王说的何等好也!然这般器局你吕不韦有么?既顾名节,何与太后私通?既要功业,何不索性与太后成婚,只要秦国稳定,纵死又有何妨?千不该万不该,不该顾忌名节而生移祸之计,密进嫪毐身奉太后,到头来弄巧成拙,非但失了摄政乱了国家,且完全可能引火烧身!

之前也没有读过战国事情的历史著作,很多都仅限于初中历史课本、以及语文中的文言文。所以在阅读这部书时,有时能够在浩渺的历史事件中碰到熟悉的几个,会感到些许惊喜,比如廉颇蔺相如。而大部分时候换个角度了解,引发的思考更加令人深思,比如关于焚书坑儒,诚如作者所言,秦始皇也因此被钉在耻辱柱上,初中历史课本留给我对秦始皇的印象也是暴君,但却很少有人会谈及当时这一事件的政治原因。即便小说有美化的成分,但我相信后世的评判也会存在偏颇。总听人说,历史自有公论,但是公论需要多久呢?两千年够了吗?还是需要另一个两千年?

如果说历史小说有美化,那何为历史真相?毕竟历史总是后来人写的,总是倾向于抨击贬低前代史。对于“忍辱明志,洞穿历史,遣语措词,写尽春秋,绝笔文萃彪千古”的司马迁,作者也直言不讳道,

司马迁基于西汉时期之大势,对秦帝国的历史只能是表面相对公正,而实则腹诽。此等堆积烟云的录史笔法,笃信怪力乱神的解说手法,是后世史家与注释家解读秦帝国历史的两大基本弊端。唯其如此弊端丛生,遂使秦帝国的种种历史真相的澄清变得分外艰难。

再如当下,一个热点事件也会引发多个角度的新闻讨论,只有多方了解,或许才能不失偏颇。读历史,大概也需要这样,这部以秦国为第一主角的小说,我觉得可以看成是至善至美版的历史吧,也许这就是作者口中的“光荣与梦想”,毕竟虽然现实是残酷的,但至少梦想是美好的呀!

王小波文集

幽默风趣的文字,但却总能用独特的角度、犀利的笔触揭开一些事情,引人深思。比如对于驴和人的寓言故事,一般的寓意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而他的想法为了批评抨击

现在的书刊内容丰富,作者名字前面有括号的全是重要文章。有的谈新儒学,有的谈后现代,扯着扯着就扯到了治国之策。当然,这路文章的实质不是和我们商量怎么受治之策,而是和别人商量怎么治我们,这就和驴耳朵里听见人嘀咕一样,虽然听不懂,但准知道没好事。

给出新寓意“闭上你的臭嘴,让别人走路”,让人耳目一新,也能更形象地理解他所说的问题。

很多时候细腻的描写也会让人产生共鸣,比如在讨论《思维的乐趣》时写道

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当时我是个年轻人,但我害怕这样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来,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

很多观点也能引发我对现实事情中的一些思考,比如在讨论文化相对主义时,他用水浒传中宋江和戴宗提及的“行货”(人家拿你干了什么或对你有任何评价,都无须向你解释或征得你的同意),批评有人借用文化相对主义来弯曲乱用以致合理化“行货”。但文化相对主义是人类学家对待外文化的态度,身处一种文化之中,就有批判这种文化的权利。

人该是自己生活的主宰,不是别人手里的行货。

联想到这一年中一些事件中体现出的不同文化、体制的碰撞,既然在两种不同的文化都有所体验,就该当有所感受,就更有从另一种文化中看出当前文化所存在的不足,勇于批判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不是一味地认同服从。

科幻

春节档电影《流浪地球》大火,等不及去电影院,篇幅很短,而电影则丰满了很多,看得人热血沸腾。

莫失莫忘

说实话,这部小说看了一大半还没看懂,也一直没意识到竟然还是科幻题材。偶尔出现的耐人寻味的关键词,“可能的原型”,也一直没让我想到克隆人。直到某个时刻,才豁然开朗,当真有点进入桃花源的感受,但是跟与世无争、一片祥和的桃花源相反的是,小说的结局是残忍的、是无能为力的。译后记的评论也能让我引起共鸣

这一超现实的的黑暗背景和恐怖现实像怪兽一样被掩埋在讲述中,偶尔雾气消散,才会显露一二。初次阅读的过程中,这种随着孩童的认知渐渐揭露的现实设置,成为了一种揪心的悬念,

不可否认,这种悬念似乎也成为一种动力,但不像东野圭吾的那种酣畅淋漓的情节推进,阅读过程中也能明显感受到压抑带来的阻力。就好像一粒光亮,慢慢放大,放大,最后终于触及黑暗冰冷的墙壁一样,无法再前进分毫。是的,这种悬念是“揪心”的,是有窒息感的。

但这种悬疑气氛并不是作者所特意制造的,他所更在意的是随着孩子的成长,世界的真相一点点展开的这个过程,而这也是我们所有人长大的过程中都曾亲身经历过,足以感同身受的。

黑尔舍姆像是一个枷锁,锁住了平凡的美好,就有点像象牙塔中的我们,时至今日,也没能完全走出象牙塔,抑或是拒绝走出来,而选择了继续深造。但是一旦枷锁打开,世界一点点在向你展开,真相也一步步寻你而去。最后的真相也让我联想到电影《云图》新首尔的故事,同样讲述了克隆人的悲惨命运,但似乎电影更让人振奋,毕竟星美在知道真相后可以反抗,也有人帮助她反抗(虽然原著小说中涉及了更复杂心寒的利用与背叛),但是汤米、露丝、凯西在看到生命的尽头时只能继续走下去,或许只有那些“莫失莫忘”的记忆才让他们不免在这世界走这一遭,凯西在最后时刻写道

我最珍贵的回忆,我发现我从未淡忘。我失去了露丝,然后我又失去了汤米,但我绝不会失去关于他们的记忆。

外国小说

杜拉斯的《情人》是在王小波的推荐下读的,而《一个人的朝圣》是部很温情治愈的小说,这两篇均有随感。

局外人

局外人给我的最大的感受是不要太冷漠,要对生活对人充满热情。积极去关心身边的事件,尝试给出自己的判断,而不要毫不在意,毕竟这是你生活的地方啊。至少,我觉得我还是看到改变了,至少在那个动荡期间,会去积极阅读各种新闻,会去静下心来写写相关的文字,即便很短很肤浅,也只限于自娱自乐(严格来说并不是,至少还有读者你呀)。

小说最后有柳鸣九的导读,在我看来,其分析更加理论化,或者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进行社会学的分析评论”,跟我的阅读感悟相比似乎完全是另外一个角度,比如他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分析,

如果说,从司法程序来看,默尔索是死于他作为当事人却被置于局外的这样一个法律的荒诞,那么,从量刑定罪的法律基本准则来看,他则是死于意识形态、世俗观念的荒诞。默尔索发现,在整个审讯过程中,人们对他所犯命案的事实细节、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并不感兴趣,也并未做深入的调查与分析,而是对他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感兴趣。他的命运并不取决于那件命案的客观事实本身,而是取决于人们如何看待他这个人,取决于人们对他那些生活,对他的生活方式,甚至生活趣味的看法,实际上也就是取决于某种观念与意识形态。在这里,可以看见意识形态渗入了法律领域,决定了司法人员的态度与立场,从而控制了法律机器的运作。

进而评论道,

加缪的这种揭示无疑是深刻有力的,并且至今仍有形而上的普遍的意义。意识观念的因素对法律机制本身内在的侵入、钳制与干扰,何止是在默尔索案件中存在呢?

对这种专业的文学评论我不是很懂,但觉得说得很有道理,不同于有时看到的一些文学评论中完全不懂的名词,可能是我的专业受限,但也可能确实如柳鸣九所说,

近些年来,由于当代欧美文论大量被引入,各种主义、各种流派的文学评论方法令人趋之若鹜,成为时髦,致使高谈阔论、玄而又玄、新词、新术语满篇皆是,但却不知所云的宏文遍地开花,倒是那种实实在在进行分析的社会学批评方法已大为无地自容了。

通过导读,也了解了点加缪的创作背景,或许能更好地理解小说吧,倘若

默尔索这个人物不仅得到加缪的理性肯定,而且对加缪来说在感情上也是亲近亲切的,他是加缪以他身边的不止一个朋友为原型而塑造出来的,其中还融入了他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某种感受与体验。

那原书的意义更在于批判外在环境,而非采取了冷淡态度的默尔索。

中国小说

围城

小说中借人物之口说道,英国有句古话,

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而法国也有句话,

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这对仍在城外徘徊的我颇有教育意义。

活着

适逢高考语文作文刚出炉,刚好看到小波文集中的一段话跟浙江卷很像,便分享了出去,

莫泊桑曾说,提笔为文,就想到了读者。有些读者说:请让我笑吧。有些读者说:请让我哭吧。有些读者说,请让我感动吧……在中国,有些读者会说,请让我们受教育吧。我举这个例子,当然是想用莫泊桑和读者来比喻影视编导与观众。敏感的读者肯定能发现其中的可笑之处:作品培养了观众的口味,观众的口味再来影响作者,像这样颠过来、倒过去,肯定是很没劲。特别是,假如编导不妥当,就会使观众不妥当;观众又要求编导不妥当,这样下去大家都越来越不妥当。作为前辈大师,莫泊桑当然知道这是个陷阱,所以他不往里面跳。他说:只有少数出类拔萃的读者才会要求,请凭着你的本心,写出真正好的东西来。他就为这些读者而写。

然后好友评论道,

余华会告诉你,一个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

于是便去读了《活着》,说来也巧,早在一月份就有好友赠送了这本书,只是迟迟未读。在自序中,余华写道,

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

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讲述的故事很简单,但却非常残酷,苦难不幸都接踵而来,但却始终没有放弃活着的希望,仍然痛苦地享受着幸福。每次遭遇不幸,都能毅然决然地挑着生命的担子前行,即便只剩下一头牛。想起小时候看过一本书,跟小说《活着》一样,里面记录了苦难,与余华冷静的笔触带给人的压抑沉重不同,它留给人更多的是感动,而书名就叫做《活着就是幸福》。刚好在家,这本书还躺在书架上,扉页上赫然写着,

生活是痛苦的,但我们不能痛苦地活着,因为活着本身就是幸福。

虽然余华没有像那本书一样渲染感动,但是这种超然背后带给人的震撼也是无可比拟的,能让人感受到活着自有的那份千钧之力。

倾城之恋

得知会议期间,梵音剧社有《倾城之恋》,但是 Qualification 在即,不能回去听那个会了。索性翻出小说,故事何其传奇,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都倾覆了。

个人的意愿终究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但我还是相信历史的进程不会以个人的意志而转移,所有意料之外的起承转合,不就刚好成就了精彩的人生么。要是能够一眼望到以后的人生,那还有什么乐趣呢?

美国陷阱

当美国政府大肆出台华为的制裁措施,诸如孟晚舟事件、元器件断供,又有媒体爆出任正非喜欢读《美国陷阱》,一时之间迅速攀升为畅销书,于是我也翻来读了读。作者皮鲁耶齐讲述了自己在担任法国阿尔斯通的高管时亲身经历的一个地下经济战,公司被处以高额罚款,而自己也锒铛入狱,更重要的是法国的能源业务也落到了美国手里。据作者所述,美国对这种“策略”屡试不爽,

十几年来,美国在反腐败的伪装下,成功地瓦解了欧洲的许多大型跨国公司,特别是法国的跨国公司。美国司法部追诉这些跨国公司的高管,甚至会把他们送进监狱,强迫他们认罪,从而迫使他们的公司向美国支付巨额罚款。

在国家机器面前,一切的黑暗残酷似乎也成为理所应当,而一切所标榜的公平正义也似乎轰然倒塌。有人说,“法律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这本书淋漓尽致地诠释了这一点,

诚然,任何人都不能无视法律。但在反腐败斗争方面,美国法律具有域外管辖权的特点,这也是一直饱受争议的。尤其是考虑到这种域外管辖权并不对等,国际上许多法学家都认为,这属于滥用司法权,强制执行。不仅美国《反海外腐败法》是这样,在其他问题上也是这样。正如马德琳·奥尔布赖特所说,面对所有优先从美国的对手那里购买军火的人、面对所有想要和受到美国制裁的国家做生意的人,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会毫不犹豫地对其加以制裁。

希望华为能够过好这一关,不要堕入美国陷阱,当看到外交部发言人义正言辞地就华为事件表态时,感到很提气,有祖国作为强大的后盾,担忧似乎也就随风而散了。

安得盛世真风流

以写历史人物为线索来评析诗歌,更能帮助立体地了解一个诗人、一代盛唐的风华。每每读到熟悉的诗歌,才恍然意识到原来小学初中高中竟然已经背了那么多唐诗。尽管大多记不清了,但再度重逢还是欣喜若狂的。也很欣赏赞同作者读诗词的态度,

读诗词,是为知晓历史;知晓历史,是为了知人事;而后不断追索,才有更高远的智慧沉淀。读诗词,明喜悲,是见自己;知历史,知人事,是见众生;最后内外明澈,心无分别,是见天地。

吉他

年中,突然决定培养自己的兴趣,便想自学吉他。翻看了两本书,《弹指之间》(进度忽略不计)、《吉他自学从入门到精通》(勉强算 20%),都只读了前面一点点,第一本主要认识了吉他,而第二本学了点吉他相关的乐理知识。

有一段时间兴趣挺高涨的,还每周总结学习了哪些,然后几乎每天能保持半个多小时的练习时间。但是后来又松懈了,一周只能有两三天摸到半个小时了,而且似乎没前期那么有激情了,总是想为了填满半小时的练习时间。现在待在家,只好再次搁置了,希望回去能够再捡起来吧。

心理学

正在读两本心理学的书,《社交天性》和《意志力》,大概都只读了三分之一。通过介绍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一些实验,还都蛮有意思的,有时也能给人点启发,比如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意志力》前段时间一直有在做笔记,因为很多时候经常觉得自己意志力堪忧,想找点办法克服一下,比如周末总会堕入不学无术的状态,通过实验证明的一些小建议或许可以尝试尝试,

一次只做一件事。如果一心多用,也许可以暂时兼顾一心,但是,随着意志力消耗殆尽,越来越可能犯严重错误。

赖声川的创意学

隐约之间记得本来是想找创新的方法论,怎么提高、培养创新力的书籍,却不曾想翻开这本偏艺术理论的书。后来才知道赖声川是著名的剧作家,比如有著名的《暗恋桃花源》,其实也只是因为自己在某档综艺节目经常听到这个名字,没想到作者竟然就是赖声川!所以这本书是基于艺术创作,但或许对其他方面的创作也有启发,比如论述学习创意是一种修行,需要“智慧”和“方法”

缺乏理论,任何实践方法都缺乏方向;没有方法,任何理论都是空谈。对创意而言,如果没有方法,任何想象中的创意都不可能实现,而如果没有智慧,这些创意的想法就不会产生,至少不会那么精彩。

而且评论当今社会创意教育大部分都局限在“方法”上,个人感觉是在说职业教育,但是作者指出这种教育整整缺了一半的训练,只教了“方法”,没教“智慧”。这本书大概就在论述怎么学习创意中的“智慧”吧,具体等全书读完,看有没有机会再总结一波。

传记

两本在读的传记,罗斯·特里尔的《毛泽东传》,以及季羡林的自传性质的《我的心是一面镜子》。毛泽东传停在了 1960 年,前期的政治运动以及战争都挺惊心动魄的,学生时代的毛泽东让我想起了初中那会看的电视剧《恰同学少年》,感觉有很多能对得上的地方呢。从伟人角度了解新中国的成立过程也让这部分历史更加立体,此前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了,但是这些战争背后的政治原因以及各种决策却是经常忽略的,殊不知这些决策才是成功的关键。谈到决策,想到最近蔓延的疫情,我想决策者肯定得背一大部分锅,甚至全部。看到有人这样总结决策者,

走对了,平淡无奇,走错了,千古罪人。

是啊,不是所有人都是毛泽东。

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说过:“社会形成之初,是领袖造就制度。”在中国,那就是毛泽东时代。他又说:“后来则是制度产生领袖。”这就是今天的中国。再后来,社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又会重新塑造制度,这种制度在每个时代则产生具有临时权威的适当领袖,以迎接未来的挑战。

在大秦帝国读到的秦始皇也是如此,他创造了全新的制度,推行了史无前例的创新之举,实乃一代帝王。虽二世而亡,有人评价道,“创新有余,守常不足”。而在毛泽东眼中,“秦皇汉武,略输文采”,风流人物当属今朝!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是季羡林在他人生之旅快到终点时对八十年来历程的回忆与记述。现在读到他在哥廷根大学留学阶段,而我刚好也在类似的一个阶段。很多事情都应该向季老学习,比如他谈及研究时的严谨坚持,

我觉得,每一个学者都有权提出而且坚持自己的学术观点。但是,这里有两个原则必须遵守:第一,一旦发现自己错了,必须有勇气承认而且改正;第二,错了以后,千万不要文过饰非,说一些自己打自己嘴巴的话。

再比如他谈到古书今译的问题,

最聪明而又无害的办法就是让人读原文,加以必要的注释,懂就说懂,不懂就说不懂,老老实实,这才是正道。

对于一般的外文翻译,我觉得有时候也很适用,特别是在文献阅读时,最好能去通读原文,而不是拾人牙慧。


类似博文:

  • 2023 以诗为伴
  • 2022 读书小结
  • 2021 读书小结
  • 2020 读书小结
  • 2018 读书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