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cky

湖塔之间


被讨厌的勇气

Posted on
标签: 读书  心理学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
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
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 《宁静祷文》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被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作为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阿德勒有“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之称。

前言

哲人:并非是世界本身复杂,完全是你把世界看得复杂。

问题不在于世界如何,而在于你自己怎样。

第一夜: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人可以改变

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 原因,而是现在的 目的

哲人: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是这样吧?

青年:那么,您是说与过去没有关系?

哲人:是的,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

心理创伤

阿德勒: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 经验本身,而是 赋予经验的意义

哲人: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这一点具有划时代的创新意义。弗洛伊德的心理创伤学说的确很有趣。他认为心灵过去所受的伤害(心理创伤)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当我们把人生看作一幕大型戏剧的时候,它那因果规律的简单逻辑和戏剧性的发展进程自然而然地就会散发出摄人心魄的魅力。

但是,阿德勒在否定心理创伤学说的时候说了下面这段话:“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虚无主义?

在谈到愤怒的情绪时,

哲人: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是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
青年:先生您可真是带着温和面具的可怕的虚无主义者啊!您所有的见解都充满了对人性的不信任!

其中青年提到的虚无主义

认为世界、生命(特别是人类)的存在是没有客观意义、目的以及可以理解的真相。

哲人:我的虚无主义表现在哪里呢?

青年:……先生您否定人类的感情。您认为感情只不过是一种工具、是一种为了达成目的的手段而已。……否定感情也就意味着否定人性!我们正因为有感情、正因为有喜怒哀乐才是人!假如否定了感情,人类将沦为并不完美的机器。这不是虚无主义又是什么呢?!

哲人:我并不是否定感情的存在。任何人都有感情,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如果你说“人是无法抵抗感情的存在”,那我就要坚决地否定这种观点了。我们并不是在感情的支配下而采取各种行动。而且,在“人不受感情支配”这个层面上,进而在“人不受过去支配”这个层面上,阿德勒心理学正是一种与虚无主义截然相反的思想和哲学。

……

哲人: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现在的状态取决于你赋予既有事件的意义。

……

哲人:……以精神创伤说为代表的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就是变相的决定论,是虚无主义的入口。

但是后文也提到愤怒有私愤和公愤之分,

青年:例如,对社会的不满、对政治的愤怒之类的情况该怎么解释呢?这也可以说是为了坚持自己的主张而捏造的感情吗?

哲人:的确,我们有时候会对社会问题感到愤怒。但是,这并不是突发性的感情,而是合乎逻辑的愤慨。个人的愤怒(私愤)和对社会矛盾或不公平产生的愤怒(公愤)不属于同一种类。个人的愤怒很快就会冷却,而公愤则会长时间地持续。因私愤而流露的发怒只不过是为了让别人屈服的一种工具而已。

变成别人?

这个对话感觉一针见血,

哲人:……你想变成别人,其“目的”是什么呢?

青年:……我很欣赏Y,认为如果能够变成他那样就会很幸福。

哲人:你认为如果能够像他那样就会幸福。也就是说,你现在不幸福,对吗?

青年:啊……!!

隔着屏幕,我也被击中了!

哲人:你之所以想要变成Y或者其他什么人,就是因为你只一味关注着“被给予了什么”。其实,你不应该这样,而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一点上。

阿德勒:“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改变的勇气

前几天读书小结中写道,

一直没有下定决心也没有勇气去改变当前状态。

我很怀疑是因为之前已经读到了这部分,即便当时后来没能继续读下去。

哲人:不,不是你不能改变。人无论在何时也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中都可以改变。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

哲人:是的,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人们常说,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既然没有时光机器,那就好好珍惜当下,

哲人: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第二夜: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为什么讨厌自己?

我也和青年一样纳闷,

青年:先生您什么都用“目的”来进行解释,那您说说我讨厌自己究竟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利益呢?讨厌自己不会有任何好处吧?

哲人举了一个脸红恐惧症的女生的例子,

哲人:她的苦恼是害怕见人,一到人前就脸红,说是无论如何都想治好这种脸红恐惧症。所以我便问她:“如果这种脸红恐惧症治好了,你想做什么呢?”于是,她告诉我说自己有一个想要交往的男孩。虽然偷偷喜欢着那个男孩,但她还没能表明心意。她还说一旦治好脸红恐惧症,就马上向他告白,希望能够交往。

哲人:对她来说最害怕的事情、最想逃避的事情是什么呢?当然是被自己喜欢的男孩拒绝了,是失恋可能带来的打击和自我否定。因为青春期的失恋在这方面的特征非常明显。但是,只要有脸红恐惧症存在,她就可以用“我之所以不能和他交往都是因为这个脸红恐惧症”这样的想法来进行自我逃避,如此便可以不必鼓起告白的勇气或者即使被拒绝也可以说服自己;而且,最终也可以抱着“如果治好了脸红恐惧症我也可以……”之类的想法活在幻想之中。

回到青年的一般问题,

哲人:你为什么讨厌自己呢?为什么只盯着缺点就是不肯去喜欢自己呢?那是因为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也就是说,你的“目的”是“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哲人:如何实现这种目的呢?答案很简单。只要变成一个只看自己的缺点、极其厌恶自我、尽量不涉入人际关系的人就可以了。如此一来,只要躲在自己的壳里就可以不与任何人发生关联,而且万一遭到别人的拒绝,还可以以此为理由来安慰自己。心里就会想:因为我有这样的缺点才会遭人拒绝,只要我没有这个缺点也会很讨人喜欢。

很犀利,再一次被击中了!

阿德勒曾断言,“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自卑感 vs 自卑情结

哲人:人都处于追求优越性这一“希望进步的状态”之中,树立某些理想或目标并努力为之奋斗。同时,对于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阿德勒说“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哲人:我们应该摈弃自卑感,进一步向前;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进步;要更加幸福。如果是这样的自卑感,那就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有些人无法认清“情况可以通过现实的努力而改变”这一事实,根本没有向前迈进的勇气。他们什么都不做就断定自己不行或是现实无法改变。

哲人: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具体就像“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或者“我因为长得不漂亮所以结不了婚”之类的想法。像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大肆宣扬“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这样的理论,这已经超出了自卑感的范畴,它是一种自卑情结。

但是青年质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是正儿八经的因果关系。阿德勒解释为“外部因果律”——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然而面对学历这种社会现实,

青年:但是,现实问题是拥有高学历的人更容易在社会上获得成功啊!先生您应该也有这种社会常识吧。

哲人:问题在于你如何去面对这种社会现实。如果抱着“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之类的想法,那就不是“不能成功”而是“不想成功”了。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玩乐或休闲时间。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自卑情结有时会发展成优越情结,

哲人:……“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之类的想法,并且还会进一步通过“如果有高学历自己也很容易成功”之类的话来暗示自己的能力。意思就是“现在只不过是被学历低这个因素所埋没,‘真正的我’其实非常优秀”。

常见例子有,

  • “权势张扬”:大力宣扬自己是权力者——可以是班组领导,也可以是知名人士,其实就是在通过此种方式来显示自己是一种特别的存在
  • 骄傲于自我功绩的人
  • 沉迷于过去的荣光整天只谈自己曾经的辉煌业绩的人
  • 夸耀不幸:即使别人想要去安慰或者帮助其改变,他们也会用“你无法了解我的心情”来推开援手。想要借助不幸来显示自己“特别”,他们想要用不幸这一点来压住别人。

竞争

青年:您是说人生不是竞争?

哲人:是的。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当然,也没有必要把自己和别人相比较。

青年:哎呀,这不可能吧。我们无论如何都避免不了把自己与别人相比较。自卑感不就是这样产生的吗?

哲人: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如果不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放在“竞争”的角度去考虑的话,他们就会成为更加积极的“伙伴”。

哲人:“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那就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

但是,一旦从竞争的怪圈中解放出来,就再没有必要战胜任何人了,也就能够摆脱“或许会输”的恐惧心理了,变得能够真心祝福他人的幸福并能够为他人的幸福作出积极的贡献。当某人陷入困难的时候你随时愿意伸出援手,那他对你来说就是可以称为伙伴的存在。

其实隐隐约约有过这种感觉,有时祝贺别人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并不是真心的,甚至有点强颜欢笑。

哲人:但是,一旦从竞争的怪圈中解放出来,就再没有必要战胜任何人了,也就能够摆脱“或许会输”的恐惧心理了,变得能够真心祝福他人的幸福并能够为他人的幸福作出积极的贡献。当某人陷入困难的时候你随时愿意伸出援手,那他对你来说就是可以称为伙伴的存在。

如果能够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不再把世界当成危险的所在,也不再活在不必要的猜忌之中,你眼中的世界就会成为一个安全舒适的地方。人际关系的烦恼也会大大减少。

斗争与复仇

人际关系中会存在权力斗争与复仇,面对争论而上升到的人格攻击,

哲人:这种情况下,对方的目的是什么呢?对方只是想要责难挑衅你,通过权力之争来达到让不顺眼的你屈服的目的。这个时候你如果发怒的话,那就是正中其下怀,关系会急剧转入权力之争。所以,我们不能上任何挑衅的当。

假如一方压制住了争论,败下阵的对方很快转入复仇阶段,

哲人:尽管暂时败下阵来,但对方会在别的地方以别的形式策划着复仇、等待着进行报复。

这里举了遭受过父母虐待的孩子割腕自杀的例子,

哲人:如果按照弗洛伊德的原因论,肯定会从简单的因果律角度归结为:“因为父母用这样的方法教育,所以孩子才变成这样。”

哲人:但是,阿德勒式的目的论不会忽视孩子隐藏的目的——也就是“报复父母”。如果自己割腕,那么父母就会烦恼不已,父母还会惊慌失措、痛不欲生。孩子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会出现问题行为。孩子并不是受过去原因(家庭环境)的影响,而是为了达到现在的目的(报复父母)。

所以,在受到争权挑衅时绝对不可以上当,“没必要依赖发怒这一工具”,而需要发怒之外的有效交流,

哲人:我们有语言,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要相信语言的力量,相信具有逻辑性的语言。

在人际关系中,不要坚信“我是正确的”,如果这样的话,辩论的焦点便会从“主张的正确性”变成了“人际关系的方式”,最终会演变成“我必须获胜”之类的胜负之争,

哲人: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退出权力之争,这些都不是“失败”。

哲人:眼镜模糊了,只能看到眼前的胜负就会走错道路,我们只有摘掉竞争或胜负之争的眼镜才能够改变完善自己。

三大课题

阿德勒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

  • 行为(后文中的自我接纳):
    • 自立
    • 与社会和谐共处
  • 心理(后文中的他者依赖和他者贡献):
    • 我有能力
    • 人人都是我的伙伴

他将成长过程中产生的人际关系分为

  • 工作课题
  • 交友课题
  • 爱的课题:恋爱关系 & 亲子关系

统称为 人生课题

人生谎言

哲人:假设你讨厌A这个人,说是因为A身上有让人无法容忍的缺点。但是,那并不是因为无法容忍A的缺点才讨厌他,而是你先有“要讨厌A”这个目的,之后才找出了符合这个目的的缺点。

哲人:人就是这么任性而自私的生物,一旦产生这种想法【“结束这种关系”】,无论怎样都能发现对方的缺点。

哲人:阿德勒把这种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作“人生谎言”。对于自己目前所处的状态,把责任转嫁给别人,通过归咎于他人或者环境来回避人生课题。

用青年的话说就是,“为了逃避人生课题或者进一步说是为了逃避人际关系,仅仅为了这些我就去捏造别人的缺点?”,不过这里并不是善恶问题也不是道德问题,而是 勇气 问题。

哲人: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拥有的心理学”而是“使用的心理学”。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是“拥有的心理学”,继而就会转入决定论。另一方面,阿德勒心理学是“使用的心理学”,起决定作用的是你自己。

然而,怎么拿出勇气呢,

青年:先生的话终归只是精神论吧!只不过是说些“你就是缺乏勇气,要拿出勇气来!”之类的激励的话。……我是人,不是机器,不可能一听到“拿出勇气”之类的指令后,就马上像加油一样地去补充勇气!

第三夜: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陀思妥耶夫斯基:“货币是被铸造的自由”。

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大前提是,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

他们讨论了捡垃圾没有感谢导致可能不再捡垃圾的例子,哲人指出这正是认可欲求的危险。

哲人:人究竟为什么要寻求别人的认可呢?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受赏罚教育的影响。

哲人:阿德勒严厉批判这种赏罚式的教育。在赏罚式教育之下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

哲人:在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句话:“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你就活在自己的人生中。要说为谁活着,那当然是为你自己。

课题分离

对于孩子学习和父母的关系,

哲人: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

哲人:阿德勒心理学并不是推崇放任主义。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而阿德勒心理学的主张不是如此,而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如果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

而对于心理咨询辅导,

哲人:阿德勒心理学的心理咨询辅导认为,被辅导者是否改变并不是辅导顾问的课题。接受心理咨询辅导之后,被辅导者下什么样的决心、是否改变生活方式,这都是被辅导者本人的课题,辅导顾问不能干涉。

当然,辅导顾问要竭尽全力地加以援助,但不可以妄加干涉。某个国家有这么一句谚语: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阿德勒心理学中的心理咨询辅导以及对别人的一切援助都遵循这个要求。

对于将孩子视为自己全部的父母而言,

哲人:苦恼于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的父母往往容易认为:孩子就是我的人生。总之就是把孩子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总是只考虑孩子,而当意识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失去了自我。

而对于信任,

哲人:信任别人,这是你的课题。但是,如何对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对方的课题了。如果不分清界限而是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别人的话,那就变成粗暴的“干涉”了。

但是有些主张一时无法接受,或者说跟自己耳濡目染的相悖,相较于青年的吃惊有过之而无不及,

哲人:如何克服这种“不认可”的感情,那并不是你的课题,而是你父母的课题。你根本不需要在意。

青年:不,请等一下!先生您是说“无论让父母多么伤心都没有关系”吗?

哲人:没有关系。

青年:不是开玩笑吧!哪里有推崇不孝顺的哲学呀!

所以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是,

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

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

传说中,解开格尔迪奥斯绳结的人会成为亚细亚之王,但是亚历山大大帝并没有去解,而是直接斩断了,并说,

命运不是靠传说决定而要靠自己的剑开拓出来。我不需要传说的力量而要靠自己的剑去开创命运。

人际关系中的羁绊就像这绳结,已经无法用普通方法解开了,必须用全新的手段——“课题分离”——将其切断。

这个想法确实很有冲击性,正如哲人总结道,

阿德勒心理学中有反常识的方面:否定原因论、否定精神创伤、采取目的论;认为人的烦恼全都是关于人际关系的烦恼;此外,不寻求认可或者课题分离也全都是反常识的理论。

这里思想碰撞得挺激烈的,也时常代入青年诘问哲人,

青年:哎呀!先生您可既是虚无主义者,又是无政府主义者,同时还是享乐主义者啊!真是让人既吃惊又觉得可笑!

哲人:选择了不自由生活方式的大人看着自由活在当下的年轻人就会批判其“享乐主义”。当然,这其实是为了让自己接受不自由生活而捏造出的一种人生谎言。选择了真正自由的大人就不会说这样的话,相反还会鼓励年轻人要勇于争取自由。

自由

哲人:不想被别人讨厌,这对人而言是非常自然的欲望和冲动。近代哲学巨人康德把这种欲望称作“倾向性”。按照这种“倾向性”,也就是按照欲望或冲动去生活、像自斜坡上滚下来的石头一样生活,这是不是“自由”呢?绝对不是!这种生活方式只是欲望和冲动的奴隶。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把滚落下来的自己从下面向上推的态度。

哲人: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这是你行使自由以及活得自由的证据,也是你按照自我方针生活的表现。

太冲击了吧!当然并不是故意惹人讨厌,而是不要害怕被人讨厌。

哲人: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青年:虽然不想被人讨厌,但即使被人讨厌也没有关系?

哲人:是啊。“不想被人讨厌”也许是我的课题,但“是否讨厌我”却是别人的课题。即使有人不喜欢我,我也不能去干涉。

看到这里,我想我可能一直误解了书名,“被讨厌的勇气”,之前的理解大概是要拿出勇气,“被讨厌”只是因为自己害怕回避之类的,没想到,“被讨厌”本身还有这么深刻的意义,所以关键词可能还是落脚在“被讨厌”上面,而非“勇气”。

哲人分享了自己年幼时跟父亲的关系,介绍了如果因果律发生逆转,具体会有哪些变化,

哲人:很多人认为人际关系之卡由他人掌握着。正因为如此才非常在意“那个人怎么看我”,选择满足他人希望的生活方式。但是,如果能够理解课题分离就会发现,其实一切的卡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会是全新的发现。

青年:那么,实际上通过先生的改变,您父亲也发生变化了吗?

哲人:我的变化不是“为了改变父亲”。那是一种想要操纵别人的错误想法。我改变了,发生变化的只是“我”。

其中我觉得很新颖的也是青年问的问题,总是思考能不能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别人,但是别人是否被影响完全是他人的事情呀!

第四夜: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整体论

阿德勒心理学的正式名称是“个体心理学”,在英语中,个体心理学叫作“individual psychology”。而且,这里的个人(individual)一词在语源上有“不可分割”的意思。阿德勒反对把精神和身体、理性和感情以及意识和无意识等分开考虑的一切二元论的价值观。

整体论:这样把人看作不可分割的存在和作为“整体的我”来考虑的方式。比如,

哲人:当对他人大发雷霆的时候,那是“作为整体的我”选择了勃然大怒,绝对不是感情这一独立存在——可以说与我的意志无关——发出了怒吼。在这里,如果把“我”和“感情”分离开来认为“感情让我那么做或者受感情驱使”,那就容易陷入人生谎

共同体感觉

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起点,人际关系的终点是“共同体感觉”。

哲人:阿德勒认为他自己所叙述的共同体不仅仅包括家庭、学校、单位、地域社会,还包括国家或人类等一切存在;在时间轴上还包括从过去到未来,甚至也包括动植物或非生物。

也就是主张共同体并不是我们普遍印象中的“共同体”概念所指的既有范围,而是包括了从过去到未来,甚至包括宇宙整体在内的“一切”。

共同体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指标。在英语中,共同体感觉叫作“social interest”,也就是“对社会的关心”。

社会学上所讲的社会的最小单位是“我和你”。

哲人:只要有两个人存在,就会产生社会、产生共同体。要想理解阿德勒所说的共同体感觉,首先可以以“我和你”为起点。把对自己的执著(self interest)变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

“拼命寻求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

哲人:在只关心“我”这个意义上来讲,是以自我为中心。你正因为不想被他人认为自己不好,所以才在意他人的视线。这不是对他人的关心,而是对自己的执著。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必须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具体而言,

就是直面“人生课题”。也就是不回避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要积极主动地去面对。

更广阔的天地

阿德勒所说的共同体不仅包括家庭或公司等看得见的存在,也包括那些看不见的联系。我们应该意识到更多更大的共同体的原因在于

如果了解了世界之大,就会明白自己在学校中所受的苦只不过是“杯中风暴”而已。只要跳出杯子,猛烈的风暴也会变成微风。

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如果被提出不合理的要求,那就可以正面拒绝。

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我们既应该拥有共同体的感觉,又要选择自由。因为

没必要固执于眼前的小共同体。更多其他的“我和你”、更多其他的“大家”、更多大的共同体一定存在。

关于以育儿活动为代表的一切与他人的交流,阿德勒心理学都采取不可以表扬不可以批评的立场,反对一切“纵向关系”(上下级),提倡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平等)。

鼓励

既不能干涉,但也不可以置之不问,需要做一些不是干涉的“援助”。援助的大前提是课题分离和横向关系,这种援助被阿德勒心理学称为鼓励

收到别人的帮助,常用的鼓励其实就是“谢谢”,或者“我很高兴”,或者“帮了大忙了”。而且仅此而已,因为

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评价性的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语言。如果能够建立起横向关系,那自然就会说出一些更加真诚地表示感谢、尊敬或者喜悦的话。

阿德勒认为,

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其中价值能够在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感受到,

就是通过为共同体也就是他人服务能够体会到“我对别人有用”,不是被别人评价说“很好”,而是主观上就能够认为“我能够对他人做出贡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之前讨论到的“共同体感觉”或“鼓励”的话题也与此紧密相关。

对别人寄予关心、建立横向关系、使用鼓励法,这些都能够带给自己“我对别人有用”这一实际感受,继而就能增加生活的勇气。

青年觉得这个结论很荒唐,质疑道,

青年:只有对别人有用才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反过来说就是,对别人没用的人就没有价值。如果按照这种说法往深处想的话,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以及卧床不起的老人或病人他们就连活着的价值也没有了。

哲人回应道,“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

哲人:你现在是在用“行为”标准来看待他人,也就是那个人“做了什么”这一次元。的确,按照这个标准来考虑的话,卧病在床的老人只能靠别人照顾,看上去似乎是没有什么用。因此,请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

在阿德勒提出共同体感觉概念的时候,有很多的反对言论。心理学本应该是科学,但阿德勒却开始谈论“价值”问题,于是就有人反驳说“这些不是科学”。

第五夜: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和青年的烦恼一样,我也经常被“受自我意识羁绊,不能无拘无束行动”困扰着。

解决方法还是建立起共同体感觉,这需要从三点做起

  1. 自我接纳:我们无法改变“被给予了什么”。但是,关于“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却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就是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去关注“可以改变的”。
    • 尼布尔的祈祷文:“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2. 他者依赖:不应该是“信用”(有附加条件,如银行融资),而是“信赖”(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条件)
    • 是否背叛是他人的课题,如果遭到背叛,悲伤的时候尽管悲伤就可以。因为,正是想要逃避痛苦或悲伤才不敢付诸行动,以至于与任何人都无法建立起深厚的关系。
  3. 他者贡献
    • 不是“为了他人”的自我牺牲
    • 而是“为了自己”,但这是否就是伪善?在视他人为敌人的状态下所作出的贡献也许是伪善的;但是在伙伴的情境中所有的贡献不会是伪善

这三点是缺一不可的整体,

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诚然,世上并非全是好人,人际关系中也会遭遇到诸多不愉快的事情。但是,在这里绝对不可以搞错这样一个事实:任何情况下都只是攻击我的“那个人”有问题,而绝不是“大家”的错。

但是缺乏“人生和谐”的生活方式会只凭事物的一部分就来判断整体的生活方式。比如具有神经质生活方式的人常常使用“大家”“总是”或者“一切”之类的词语。

幸福就是贡献感

获得贡献感的常见手段就是寻求他人认可,但是通过认可需求获得的贡献感没有自由,而我们人类是在选择自由的同时也在追求幸福。

首先,我们人类都具有“优越性追求”这种普遍性的欲求。但是,希望特别优秀的愿望无法实现的时候,就会转而“希望特别差劲”。无论是希望特别优秀还是希望特别差劲,其目的都一样——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

但是,普通和平凡真的不好吗?有什么不好呢?实际上谁都是普通人。没有必要纠结于这一点。

如果你能够拥有“甘于平凡的勇气”,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

拒绝普通的你也许是把“普通”理解成了“无能”吧。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们根本没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耳边响起了《我不是药神》的主题曲,

不要神的光环
只要你的平凡
此心此生无憾
生命的火已点燃

正如影片通过小人物们坚韧的生命故事呈现的那样,平凡自有其千钧之力。

此时此刻

所谓的远大目标就像登山时以山顶为目标,这种把人生当作登山的人其实是把自己的人生看成了一条“线”。但阿德勒心理学将人生理解成点的连续而非一条线。

看似像线一样的人生其实也是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连续的刹那

潜在性的人生:想要到达目的地的人生,而且到达目的地之前的路程在还没有到达目的地这个意义上来讲并不完整 现实性的人生:把过程本身也看作结果

  • 比如说旅行,跨出家门的那一瞬间,旅行已经开始,朝着目的地出发途中的每一瞬间都是旅行。当然,即使因为某些事情而没能够到达金字塔,那也并非没有旅行。

哲人用了个形象的比喻说明了人生的瞬时性,

想象一下自己站在剧场舞台上的样子。此时,如果整个会场都开着灯,那就可以看到观众席的最里边。但是,如果强烈的聚光灯打向自己,那就连最前排也看不见。

我们的人生也完全一样。正因为把模糊而微弱的光打向人生整体,所以才能够看到过去和未来;不,是感觉能够看得到。但是,如果把强烈的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那就会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

因为过去和未来根本不存在,所以才要谈现在。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对于人生的意义,阿德勒的回答是,

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作为自由人生的重大指针,阿德勒心理学提出了“引导之星”——他者贡献。

我们要像跳舞一样认真过好作为刹那的“此时此刻”,既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只需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会到达某一个地方,到达谁都不知道的“某个地方”!

类似博文:

  • 苏东坡传
  • 我与地坛
  • 人类简史
  • 置身事内
  • 呐喊
  • 腾讯传
  • 星空的琴弦
  • 长日将尽